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清王朝从昌盛走向衰落的原因(清朝从兴盛到衰亡)

jason2022-08-14 01:31:379385

02.和春版"江南大营"崩溃,曾国藩开始主持东南大局,为清廷注入新鲜血液

1860年四月,陈玉成、李秀成等集中20余万大军猛攻和春版"江南大营",而后东征江苏、浙江,占据大清东南财税重地。此次战斗,和春、张国梁等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悍将悉数毙命,八旗、绿营这两支正规军被杀2万余人,朝廷再也无正规军可用。八旗、绿营崩溃,这对咸丰皇帝而言并非好事,却也不是特别坏之事,因为没了八旗、绿营,他还有湘军可用。曾国藩兴办湘军之初,咸丰并不打算重用他,而是让其充当炮灰,在上游与太平军厮杀,攻克南京之重任则留给八旗、绿营这两支正规军。此时,和春、张国梁已经毙命,"江南大营"不复存在,咸丰只能将东南军政事务交由曾国藩及其同僚打理,湘系势力由此得以强势崛起,为大清帝国注入新鲜血液,并续命50余年。就此而言,咸丰应该感谢陈玉成、李秀成摧毁"江南大营",让江南清军得以重组。

03.汉族地主势力崛起,扑灭各路起义军,主导洋务运动,中兴了大清王朝

1860年四月,"江南大营"被摧毁后,咸丰再也无正规军可用,只能将消灭太平天国之重任交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及其"私人武装"了。历史证明,这些汉族地主及其"私人武装"相当给力,一旦获得朝廷认可,在利益之刺激下,他们爆发出惊人之战斗力,为大清驰骋疆场。1861年9月,湘军拿下安庆,将陈玉成赶入绝境;1862年11月,湘军2万暴打太平军40万,完成对天京合围;1864年七月,攻入天京,灭亡太平天国;1866年2月,嘉应州一战,湘军基本歼灭太平军南方余部;1868年夏,湘军、淮军合力在扬州击败赖文光领导之"太捻联军",打断太平天国复兴之最后希望。接着,湘军、淮军四处出击,横纵大江南北,继续扑灭各路起义军,成为大清军事上之支柱。

扑杀各路起义军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在经济、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进行近代化改革,希望以此达到"自强"与"求富"之目标。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金陵制造局、西安制造局、兰州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开平煤矿等近代化军用、民用企业纷纷崛起,开启了大清工业化时代。组建北洋、南洋、福建等三支海军,促进了大清军事近代化;创办同文馆、广方言馆等新式学堂,培养现代化人才,同时派遣留学生,开启了教育近代化之先河;设立总理衙门,派遣驻外公使,在外交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如此一来,大清慢慢进入了近代化,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在反击阿古柏入侵、抗击法兰西等作战中取得不少胜利。大清由此迎来一个短暂的"同光中兴"时期,延续了寿命。

04.汉族地方势力坐大,改变晚清军政格局,关键时刻给大清致命一击,结束了帝制时代

汉族地主势力崛起,为大清王朝注入了新鲜血液之同时,也在一步步将大清推向灭亡,送进历史坟墓。湘军、淮军不是国家正规军,而是"私人武装",这是割据势力产生之土壤,是威胁中央集权之潜在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强化手中权力,不但维持一支装备精良的"私人武装",还将欲望之手伸向朝廷正规军绿营,将其纳入自己集团,公开挑战朝廷权威。曾国藩言:"绿营营务久经废弛,欠饷累累,将士衣食无资,饥寒交迫,怨声载道,已是无可救药。"( 《曾国藩全集》 )李鸿章言:"盱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有余,御外辱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务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可危实甚。""厚给粮饷,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 《李文忠公全集》 )

汉族地方势力染指朝廷正规军——绿营,甚至想吞并之,清朝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大清想要活命,还得看他们脸色。汉族地方势力坐大,中央集权衰落,这对朝廷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灭亡之开始。王恺运:"观其将富兵横,与今时无异,恐中原复有五季之势,为之叹息。余去年过湘乡城,如行芒刺中,知乱不久矣。"道出了地方势力坐大之危害,中国有可能再次陷入五代十国之混战局面。事实的确如此,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湘军与淮军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彼此不联手,最终被列强各个击破。八国联军侵华时,这些地方实力派干脆拒绝勤王,玩起了"东南互保"。康有为言:"庚子之祸,征兵勤王,而观望不前,多寡不一。微论当八国之强敌,而此十八小国之援师,素无统驭,勇怯不一,枪械异式,何以为哉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势力直接宣布独立,脱离大清,并支持袁世凯逼宫,清末帝溥仪只能宣布和平逊位,体面结束大清统治。

综上所述,1860年是大清国运转折之一年,石达开与太平天国败亡已定,湘系、淮系等汉族军政集团强势崛起,为大清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些汉族军政集团之努力下,大清搞定了国内各路起义军,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历程,迎来了"同光中兴"时代,延长了国祚。但是,汉族军政集权又是威胁中央集权之潜在力量,且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他们不可能真正让大清走向富强;在利益之刺激下,地方势力在关键时刻抛弃了大清,结束了帝制时代。就此而言,1860年是大清中兴之开始,却又是败亡之开端。各位说呢?

参考文献: 《湘军志》 、 《湘军记》 、 《曾国藩全集》 、 《李文忠公全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 则何以哉
  • 壮哉吾国青年 解构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
  • 清王朝从昌盛走向衰落的原因(清朝从兴盛到衰亡)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zj/55328.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5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