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过去一年换三份工作的90后,在苏州一家初创国企找到安稳感

jason2022-02-05 09:30:12452

编者按:

尽管2022年的时间早就开启,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才是一年真正的“开端”。

时间往复循环。在每个节点性的时刻,人们常常会自问——如何跳出循环,开启人生新的可能?

此刻,或许很多人正在故乡感受家的温馨;或许很多人正在他乡度过第三个春节。我们曾以为牢不可破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之下,也迎来新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人选择新的城市,有人选择新的事业,有人选择新的生活,有人甚至只是有了新的思考,但这,就是他们人生的新“开端”。

既往的轨道拥有惯性,而新的道路往往充满阻力。他们为何选择,他们又是如何下定决心重新开始?

搜狐“工作室”春节特别策划“开端”,一起来看他们如何努力跳出人生的循环。

以下是第四篇:《过去一年换三份工作的90后,在苏州一家初创国企找到安稳感》

文|望云

2020年8月,我离开北京,到了苏州。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换了三份工作,从互联网小厂跳到大企业,然后又进入了一家国企。目前虽然身体还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狂奔,但内心里算是找到了心安处。这份心安里,既有城市带来的归属感,也有职业带来的安稳感。

01.在北京,心里一直是个过客

2019年3月,我从国外毕业留学回国。4月份进入一家知名媒体评论部工作。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内容看起来重复单调,就是选题、约稿、编辑或自己写稿,但好在新闻内容千差万别、瞬息万变,算不上无聊。我在这家媒体满打满算工作了一年四个月,同事们普遍感到压力大,一个工作5年的同事,直接称自己是“忍者神龟”。

当时我负责运营一个独立的公众号,早上七点一睁眼就要在各大平台网站刷新闻热点,“抢选题”。说“抢”,一点不过分。当时我们评论部有两个独立的公众号,我负责的号,一般负责做一天之中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新闻热点,每天只发一篇文章,另外一个号,却什么热点都可以做,一天发10篇都可以。所以这种设置之下,如果你一早醒来,手速慢了,没有抢上最大选题,局面就会变得被动。

除此之外,做新闻评论还要面临热点随时而至,要在第一时间顶上去,选准角度做评论,两至三小时内出稿的压力。尤其是在2020年初疫情暴发那段时间,当时正值春节假期,我没有回家,在北京10几平的小出租屋里,连续工作了两星期,而且经常是连续熬夜写稿,身体当时感觉已经被熬夜的虚火点燃了。

做新闻工作,压力大是常态,到后来我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一点。但工作压力大,不是我离开北京的理由。实际上,我从日本回北京,内心里从没有下定要留在北京扎根生活的决心。

北京户口难拿,房价高不可攀,加之节奏快、压力大。这些是这个时代北漂年轻人共同面对的普遍难题,具体到个体的我身上,这些难题坚硬且尖锐,让我难有归属感。

当时我女朋友在北京读研,我们也一直在讨论去哪里生活。我对她说,京都是我见过最美的城市,夏天在昏黄的路灯下,站在桥上看鸭川从脚下流过,生活原本可以在这样闲适的状态下慢慢展开,不必像现在这样湍急浪滚。我们曾认真考虑过争取去日本生活,她还花了不少时间学日语。

除了日本,我们还详细了解过澳大利亚的移居政策和留学情况,并做了再去留学的准备,但最后未成行。国外难去,我们就放眼国内,认真考虑过每个一二线城市,我们两个是北方人,首选还是离家近、环境适应的北方城市,为此还专程去天津、西安考察过,却没有下定要去的决心。

离京来苏,最终还是因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临近毕业,我帮我女朋友投简历,在国内各城市海投,我专门给她投了一份苏州当地的单位,却没想到拿到了offer,我们前前后后商议了有两三个月时间,综合考虑了房价、工作、生活环境、城市发展和未来潜能等等因素,最后决定,我裸辞,一起奔赴江南。

02.初到苏州,做“公关”让我很不安

我把工作一年多的积蓄拿出来,首付买了一辆车。载着女朋友和两只猫、一条狗,驱车近1200公里,日夜兼程,从北京到了苏州。

刚到苏州,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找工作,2020年双十一的前一天,正式进入一家互联网企业,做了“公关”。

做公关,是媒体人转行的通常选择,我是恰巧找到了这样一份工作。一位公关界的大佬,曾经跟我讲过一套公关逻辑。他说公关比媒体更加客观公正,因为公关能够挖掘、披露企业真实的状况,并向公众披露更深入的现实逻辑。而这种深度与客观性,一般媒体做不到。我当时听了就心想,要做行业大佬,果然得有能够扭曲现实,说黑是白的强大逻辑。

我从事的公关工作,偏内容生产,通过企业开发的APP搜集信息热点,然后编辑成新闻快讯或微博话题,借助媒体力量进行推送,以此提升企业品牌声量,偶尔还会处理一些舆情危机,但危机的风险系数都并不高,主要是竞争对手搞的恶意攻击。这份工作对我而言并没有太大挑战,实际工作中压力并不大,也让我有了远比媒体工作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充分感受苏州这座城市。

苏州远比北京让我有归属感。在北京花4000多租金,还要跟四五户人挤在密布隔断间的房子里。这种境遇,让人很难摆脱“过客”心理。而在苏州,同样的价钱可以租一套100平的房子,而且窗外绿水常绕,清晨总有鸟鸣。

有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跟女朋友每到周末,就会开车四处找景点逛。渐渐体会到,说苏州处处是景,这点并不过分。我个人喜水,苏州的水又尤其的秀。即使大如太湖,漫天接地的水,辉映着远处的山丘,还是秀如水墨山水画。

而且苏州的饮食也对我的胃口,现在全国各地餐饮已经被辣文化席卷,到处是麻辣当街横行,苏州难得的坚挺,偏甜偏淡的口味,依然大有市场。

去年春节,我和女友留苏过年,一起同游太湖、访同里古镇、看虎丘园林,还去西山摘了超大颗的草莓。充分享受了一个新苏州人的“特权”和福利。

我的第一份工作让我有闲暇融入苏州,但这份工作同样让我难看到未来。在部门调整了战略布局后,我更加感到迷茫,于是找机会跳了槽。

我的第二份工作,总共只做了50天,这个数字非常准确,不多不少。我进入了当地一家大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职位也是公关,不过逼格远比上家要高。这份工作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远远超过了媒体工作。有次去上海出差,要为一场发布会做媒体推广,整整三天的时间,全负荷运转,从七点睁眼就开始工作,然后忙到凌晨一点回酒店,脑袋几乎爆掉。甚至无暇顾及窗外外滩美丽的夜景。

这还是一场小活动,我们的团队任务就是,一座城一座城的进行营销宣传,而我和我的直接领导两个人,就要负责整场活动全部的宣传推广。各种工作千头万绪,我充分见识到了大厂组织管理体系的复杂,同时也见识到了一个燃烧着澎湃战斗力状态的团队是什么样子。虽然我只待了50天,但收获巨大。

进入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局限,每日在高压下工作,让我在刚进去的一个月,内心里充满了慌张,我会慌张到不停地在嘴里絮叨我的意识流内容,来排解心理压力,有时候做梦都在紧张地思考如何安排工作。除此之外,悬在头顶的绩效考核和末尾淘汰之剑,也始终让我不安。那个时候我时常感慨,虽然离开了北京,但却找了比在北京时还要高压的工作,这是何苦?

50天的时间,我其实还未真正进入状态。因为朋友介绍,一家国企正在招人,我便抓住机会,迅速转身,进了“体制内”,那个时候迫不及待地要寻找安稳。

03.进入初创国企,做了“笔杆子”

这是一家初创的国企。我主要负责外宣工作。前期工作强度不亚于大厂,我每天白天跟着领导到处拜访,晚上回去加班写宣传稿。因为是刚组建成立,领导内驱力极其强劲,工作状态真正达到了996,而且前期基本上唯一的休息日也要处理紧急工作。时间上和工作强度上比上份工作还甚。

但奇怪的是,我却在这里找到了安稳感,或许我从事的行业,让我感到没有那么大距离感,或许是我做的事比较有唯一性,感受到价值受到了认可,又或许是我的每一份努力领导都能看到眼里,让我有了安全感。总之,我在这份工作中,难得寻找到了一种心安的感觉。这对于进入职场近三年的我而言,还是第一次。那种感觉就是可以很长久地在这里工作下去,莫明地有了事业感。

我现在的工作,除了日常的行政接待,做下宣传推送,比较有挑战的就是所谓的“写材料”,而且是“写大材料”。所谓的“大材料”,主要是写国资、市委更高层级委派下来的工作汇报材料。这是门手艺活,我才刚刚入门,体味做“笔杆子”的滋味。

进入这家国企,我才真正了解到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营的,各部门该如何协调配置,能让一家企业驱动运转。因为是宣传岗位,我能了解很多公司的内部资料,知晓内部的流程,这短短几个月的经历,我仿佛看了一台企业内部肌理解剖手术,看到了一家企业从最初几人到数十人的规模,从只有两三个部门,到企业各部门组建完备,完成建章立制的过程。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

在国企内,我也有机会接触了各个区、市的官员,接触到了体制内的思路和逻辑,对于苏州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你一下知道这片城区的由来和未来,功能和定位之后,对这座城市的熟悉感和亲和度也在提升。

去年9月,在我进入现在这家单位没多久,我们在苏州按揭买了房子。安家落户,仿佛内心里抛下了一枚重重的锚,勾入了苏州这座城。

回想过去近三年,换了4份工作,在职场上其实一直颠簸流离,只是现在才有一份算得上稳定的工作。当然这份稳定,更主要还是源自内心的安稳。

在留学的时候,有一个曾经做过企业老总的同学向我传授过职业秘诀,他的经验是,一定要坚持在一个行业深耕,这样才能做出成绩。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2022年已经过去一个月,希望我能在现在的赛道上坚定地走下去,提升核心竞争力,迎风奔跑,不骄不躁。

读研究生阶段,我喜欢跑去北大听杨立华的课,他说儒家的精神,始终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人生无论如何,要过一段饱满丰富的人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常持悲观态度的我。

2022年,我跟女友准备结婚,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里,不断地去寻找确定性。

往期回顾:

媒体人灵活就业后:老婆宽容 新书出版 金钱够用就好

中国女博士后在澳洲生娃,孩子6个月就能送日托中心

逆流而上的教培女孩:行业遭遇震荡,但我的人生在前进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zj/38488.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