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孙海洋提前贴春联,重建亲情的被拐家庭更懂“过年”

jason2022-01-30 15:30:25447

文 | 张丰

1月27日,湖北监利人孙海洋喜气洋洋地提前贴了春联,这是被拐14年又找回来的儿子孙卓回归后过的第一个春节。之前十多年,春节都是孙海洋最害怕的节日,今年春节却是他最期盼的日子。

和他有相同心境的可能还有河南漯河的李芳,她找回了丢失了24年的儿子张洋洋。儿子走丢后,李芳和丈夫日子艰难,两年后离婚,各自走上了寻子的路。在孙海洋和孙卓相见的时候,媒体聚焦,李芳举着自己的寻子信息,她想让更多人看见,也想让儿子看见。

孙海洋一家出现在湖南卫视小年夜晚会。

幸运的是,儿子和警方都看到了,最终一番波折后,母子相认。张洋洋回到漯河陪妈妈过年,他想以后带她到海南旅游。母子相见的时候,张洋洋喊出的“妈”,是标准的河南话,有人认为那是他特意学的,实际上那是他小时候的口音,那一声“妈”长大后没变过,仿佛时间凝固在了某一个点上。

这两年,像孙海洋和李芳这样通过自己努力找到多年前被拐的孩子的故事,并不算罕见。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别的团体,他们相互称“难友”,相互帮助,也彼此支撑。在社交媒体和视频时代,他们的声音被有效放大,传递到各个角落,大大提升了找到孩子的可能性。

尤为难得是,社会上已经形成一种帮忙找回亲人的共识,包括警方和公共媒体在内,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多年前就有“随手拍”和“宝贝回家”的公共行动,虽然有些网友的爱心给当事人带来困扰,但是却也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合力。

并不是每个人的寻亲都是顺利的。刘学州也从孙海洋的成功中受到激励,在网友的帮助下,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很可惜,他的父母已经离婚并各自成立家庭,也已经忘记了他。相认后,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团圆,刘学州受到“二次伤害”,并最终选择轻生。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寻亲是相当复杂的事件。人们关注这样的事件,都是出于基本善意: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团圆,孩子能找到亲生父母。但是事实上,“团圆”只不过是第一步,如何重新接纳对方这个“事实上的陌生人”,重建亲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相比于寻亲的艰难,这种重建亲情的艰难,很难被公众看到,而且常常受到误解。一个父亲找到亲生儿子,相认之后,可能会发现儿子并没有“那么亲”,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生活,他或许会感到失望,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再放到媒体和公众视野中审视,就很难得到理解——大部分人都认为,团圆必然会带来幸福,而且是轻易的。

对寻亲的人来说,见面和团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重新接纳和理解,并且“爱上对方”,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放下往日的心结和寻亲人特有的悲情与坚韧,让心得到融化,更柔软地对待世界。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需要学会“退出舆论”,退出公共视野,学会过上普通而又日常的生活。对媒体来说也一样,或许需要放弃去追踪他们是否会发生“戏剧性转折”的“新闻期待”,让“当事人”变成普通人,认识到那属于一个人的隐私。

寻亲的成功,离不开“围观群众”的帮助,人们热心提供线索,也关注每一个寻亲者的命运。刘学州去世后,有很多陌生人网购了鲜花,送到他出事的那边海滩——这种“关注的力量”,也支持着很多寻亲者。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关注有其限度,当故事的进展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必须去尝试理解,而不是去“网暴”。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离散的家庭,得以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下,获得团聚。但是,孙海洋的幸福和刘学州的不幸都提醒我们,即便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仍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们需要保持热情,向苦难的人伸出双手,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分寸,并且保有反思。

对团圆的家庭来说,这个春节来得非常及时。经过漫长时间的分离,团圆的意义才彰显出来,他们或许是最能体会到“过年”意义的人。让我们祝福他们,这一刻的团圆,能够开启此后漫长幸福的人生,谁此刻团圆,就终生不再分离。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zj/38208.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