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突发公共事件

jason2021-08-09 05:54:0493228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海淀区、石景山区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和黄灯闪烁,电动急救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救援工作迅速展开:“地铁施工现场62名工人正在隧道内作业。停电后,山洞一片漆黑,他们正在紧急撤离到地面。”“目前已有2000多人参与应急救援,正在全力推进供电抢修工作,变电站内大部分重要用户负荷已恢复……”

这是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电力应急处置演练现场。北京市应急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4年发布。同时,启动编制全市区县分规划、专项规划和保障计划。今年4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调整,各区县设立应急委员会和专职机构。

不仅是北京,整个中国都开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草案)》也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这表明,为应对我国公共事件高发的严峻考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步入正规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突发公共事件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的6%

每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惊人的。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李提供的数据,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突发公共事件,因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因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合计6500亿元,相当于我国GDP的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学院副院长郑功成统计,2004年全国突发事件561万起,死亡21万人,受伤175万人。全年因自然灾害、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不止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参与制定国家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的顾表示,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不容忽视。比如发生事故灾难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比如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虽然问题已经查清,责任人已经绳之以法,但事故的阴影依然存在。234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里面的人来说,失去亲人的记忆,破碎的家庭,对遭受灾难和目睹死亡的恐惧永远不会被抹去。

此外,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和失职造成的。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也有“埋盖子”的行为,比如广西南丹县的矿难。尘埃落定,真相大白,政府的公信力将受到严重损害。总之,虽然这种损失是软的、不可量化的,但其危害和长期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风险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时间,中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

从自然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由于我国受灾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加。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涝、地震灾害严重的沿海和东部地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超过千亿元。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不仅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突出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中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给国际冲突和危机带来了新的特点。例如,“9.11”事件就显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

此外,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潜在的危机随时可能爆发。但建国以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时间长,老化严重,缺乏及时维护和更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是定时炸弹。

原有应急工作基础薄弱

从非典疫情到禽流感,从开县井喷到北京密云花园踩踏事件,从吉林钟白商厦火灾到富阳劣质奶粉,从东航包头空难到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处理暴露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缺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顾表示,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应对骚乱的《戒严法》、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和《防洪法》、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地方政府颁布了适用于各自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

然而,仅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必然导致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对自己负责的事项都在立法,“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合作和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管理系统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二则为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免民众情绪失控,促进民众沟通。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李军鹏认为,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此外,我国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防灾应急教育还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自上而下力推应急管理

对于我国在应急公共事件方面面对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一再作出重要指示。

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说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事实上,自非典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就全面提速。

2003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话中指出,非典疫情发生和蔓延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再次指出,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而2004年《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时,温家宝总理主要强调了4点,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受温家宝总理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华建敏说,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预案体系设计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5个层次。目前已完成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基本覆盖了我国经常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此外,我国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也已完成,许多市、区(县)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专家建议,下一步一定要抓好社区、农村、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都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顾林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我国应急预案具有一些其它国家没有的、超前的、创新的内容。因为我国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各种规划、预案和指南的内容,分析了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疯牛病等危机事件,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创新。可以说,我国的应急预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应急预案,但是像我国这样部门齐全、种类繁多、大规模的应急预案还是很少的。我国的5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法制体系、应急规划体系一起构建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弥补了我国应急规划的不足,加强了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与国外的防灾规划或应急事务规划相比,我国的规划作得不详细,还是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难于实际操作。这次我国预案编制,弥补了规划的不足,替代规划细化了一些内容。第三,具有超前性。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法律还没有健全,关键的基本法律还在制定讨论中。应急预案弥补了这些法律的不足之处和没有规定的东西,同时也为今后的法律完善提供了基础。

第四,强调预防为主。一般的预案主要是规定应急处置的流程、程序、原则。鉴于我国行政机构级别多、幅员辽阔、灾种多、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大等原因,强调以预防为主和先期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和地区尽力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和尽可能不要把一般事件扩大为严重的、特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内定义

8月6日,北京召开《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新闻发布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新版《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吸取并固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在防控工作中采取的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首都在京严管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等创新做法,是首都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实践和丰富发展,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重要启示。《市总体预案》多方面根据疫情防控经验进行了改进。

一是在指挥协调联动方面,比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市委领导机构要纳入“市委领导、统分结合”的首都应急领导机构总体格局。市启动一级响应时,可吸纳国家有关部门、驻京部队、中央在京单位、天津、河北等邻近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单位的必要负责同志进入市级指挥机构;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经批准后启动首都地区应急协调机制,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军委办公厅、中央在京单位及周边省(区、市)参与应急防范应对。

二是在应急处置措施方面,根据《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事件发生地区政府、重点片区管委会或相关市级部门单位可以采取的十项措施,如停工、停业、停课、限制或停止使用相关公共场所、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活动等。都详细列出来了。

三是物资保障方面,根据应对疫情的物资管理经验,明确全市要建立健全平时服务与灾害应急相结合、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实现应急物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本行业(领域)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采购、储备、更新、补充、调拨和应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及时供应。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李恊

[编辑:]

相关阅读

  • 北京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内定义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
  • 马航事件真相。马航事件真相
  • 马航mh370失联背后暗藏绝密隐情 如今它正无限接近真相…
  • 突发公共事件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zj/2750.html

    突发公共事件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28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