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相对主义诡辩论

jason2021-10-19 07:06:3370726

理论源于社会实践。文化相对主义的社会根源是当时意大利、德国东普鲁士的知识精英对法国人以“启蒙”为名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的理论反击,以及对意大利、德国等“落后”民族人文精神的贬低。因此,从理论上看,文化相对主义主要是建立在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文化霸权、追求民族文化平等,甚至民族解放自立的基础上。基于这一特点,文化相对主义很快被一些遭受不同种族压迫和殖民侵略的“落后”民族的知识精英所接受,成为他们反抗不同种族奴役、实现政治自立和文化自强的思想武器。

文化相对主义成为一种文化思潮后,在理论和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传播。传播的地理空间远远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在美洲、亚洲等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世纪前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制度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相应地,文化相对主义首先成为一些具有平等主义情怀的西方学者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国家强制同化政策和种族制度的理论工具。当然,这些学者在不同的理论表象中借用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特征。例如,20世纪初,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在他的著作《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中系统地阐述了“道德相对主义”的概念,并明确使用了“文化相对主义”一词”()。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宾勒()在他的名著《西方的没落》中,在批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他的“文化形态学”。这个“理论”就是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相对立的所谓新“历史哲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犹太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Cullen)在批判种族主义、“美国化”运动和“熔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文化多元主义”思想。(2)美国人类学家弗朗茨博阿斯(Franz boas(),直接将“文化相对主义”作为进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美国人类学中的“历史专门学校”(在西方人类学史上,这个学校实际上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学术学校)。后来,弗朗茨博阿斯的许多弟子,如鲁思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梅尔维尔赫什科夫斯基()等。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建立了不同的人类学流派,其中梅尔维尔赫什科夫在1948年的著作《人类及其创造》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理论源于社会实践,也将成为社会实践的先导。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过程中,贺拉斯库伦的“文化多元主义”和弗朗茨博厄斯、梅尔维尔赫什科维奇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和主张,为美国的反种族主义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也可以说,正是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对民族制度和“熔炉”政策的强烈批判,才使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最终取代了强制同化民族(包括种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中心主义”概念。事实上,Jambatista Vico在阐述原始文化相对主义时所表达的观点,也是“文化多元主义”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不管维科怎么想,他都是文化多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当然,除了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多元主义、价值多元主义和道德多元主义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来源,这些理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多元文化主义。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就理论渊源而言,价值多元主义和道德多元主义实际上是源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始形态。因此,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文化相对主义也从学术认知扩展到政治伦理。

到了20世纪中叶,国际反种族主义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系列关于防止和惩治种族制度的国际公约相继出台,如联合国的《防治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1948年)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 (1963年),为西方国家继续推行传统的种族制度和民族同化政策制造了法律和道德压力。此外,由于黑人权利运动对国内政治稳定的挑战,以及移民人口迅速增加和国内民族间矛盾激化的迫切形式,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其次是加拿大)率先出现,成为寻求一国之内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共存的民族融合理念和政策措施。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大洋洲、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多民族国家开始实施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客观地说,在多元文化主义成为协调这些国家民族间关系的“意识形态”之后,它确实在消除民族(种族)压迫和歧视以及建立民族融合方面发挥了众所周知的积极作用。

以上主要概述了文化相对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扩散过程中涉及的民族(种族)现象的积极影响。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相对主义也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理论局限性,它在扩散过程中对涉及民族(种族)现象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理论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始形态是由维科和霍尔德对法国启蒙主义信条——科学理性主义(或称理性主义至上主义)和进步观念的批判而产生的。其主要思想渊源是西方相对主义哲学传统、反启蒙思想、文化观念(最早由维科的论述确立)和民族观念。魏克和赫尔德阐述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初衷是批判法国启蒙思想中科学理性主义的至上性及其滋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但在理论斗争中,他们似乎也拒绝了“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观念,从而意外地滑入了“孩子用洗澡水倾倒”的理论泥潭。因为科学理性主义和进步思想是欧洲启蒙精神的关键词,也是当时人类思想的精髓。这是中西学术界的共识。特别是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概念,自古以来就不存在。

,它是西方社会进入近代以后才形成的一个和“命运”、“上帝”一样,源自于“生存之谜”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秩序性观念。进步观念强调人类社会总体上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发展的,倡导人类自身在历史运动中的革新精神。这种观念的确立,使人类摆脱了“上帝”的阴影,走出了自身历史或命运“循环论”和“退步论”的深渊。⑦但作为文化相对主义哲学基础的相对主义思想,和“‘坚持’民族文化价值相对性、不可通约性”的基本理论主张,本身就是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唯物史观、辩证法思想相对立的。进一步讲,欧洲启蒙精神既推崇科学理性主义和进步观念,也推崇世界主义。但文化相对主义同民族主义一样,仍是一种力主伸张或效忠某一特定“民族”及利益的“局部性”思想。所以,其在涉及民族(种族)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产生消极影响也就无法避免了。

本文所讲的文化相对主义对民族分离主义、新种族主义的影响或催动,主要与文化相对主义在实施多元文化主义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扩散及消极性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发酵有关。在多元文化主义相继被一些西方国家采用的同时,成为一种文化思潮的文化相对主义亦在西方多民族国家内部被进一步扩散、泛化和蜕变。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一方面,对民族文化及价值差异性的刻意强调,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论调,也常常是人们建构民族认同、维护民族地位和追求民族利益的理论依据。但当这种强调超过一定的边界时,就成为民族分离主义的理论支撑;⑧另一方面,强调每一种文化都自成体系,都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论调,而这种论调很容易被“新种族主义”分子翻转使用,成为他们排拒本国的外来移民群体,追求非理性利益和采取极端性社会行动的认知逻辑。

二、文化相对主义对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的催动

民族分离主义是对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政治统一、社会稳定最具威胁性的民族问题之一。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的历史几乎与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历史传统和政治制度的多民族国家之中,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本文所指为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施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多民族国家中进一步扩散,尤其是其消极性持续发酵而使民族(族裔)分离主义问题进一步抬升的问题。

加拿大常被学者们奉为实践多元文化民族政策的典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却成为因此政策而最早遭受民族分离主义问题困扰的国家。197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公开声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民族(种族)政策。在此政策的推动及魁人党团的极力争取下,魁北克省于1977年颁布了《法语宪章》。《法语宪章》的核心理念为:“地球上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每个民族都有义务,以其特殊方式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⑨但《法语宪章》颁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加拿大联邦政府并未出台规约魁北克人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诉求与维护加拿大联邦文化统一性关系的相关法律文件。当然,这也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当时所奉行的多元文化主义理念相一致:“坚信多元文化主义就是加拿大认同的实质。每一个族裔群体都有权在加拿大范围内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价值。我们说有两种官方语言并不是说有两种官方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具官方色彩。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必须是所有加拿大人的政策。”⑩

但遗憾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在认可魁北克人文化多样性价值和满足魁北克人族裔民族主义运动合理性诉求的同时,并没有为国家统一性建设(特别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设置有效的协调框架。这就为魁北克人族裔民族主义的泛滥打开了缺口,某种意义上也为他们最终采取分离行动提供了合法借口。实际上,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公开施行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时,作为文化思潮的文化相对主义在印第安人、法裔移民、黑人等少数人群体的一些知识精英中已广为传播,魁北克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也已成气候。(11)而《法语宪章》的颁行,正好为“满怀激情的魁北克民族主义政治家将他们的宣言”付诸实践提供了契机。(12)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联邦层面的魁人党团明确提出了实现政治上自决和独立的要求,为此魁北克省于1980年举行了全民公决,分离主义行动公开登上加拿大联邦的政治舞台。1993年10月,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人党团成为加拿大联邦议会中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党。1994年9月,魁人党团再次赢得了本省的选举,随后旋即提出了《〈魁北克主权法〉决议草案》,分离主义的力量进一步加强。1995年10月,魁北克省就独立问题再次举行了全民公决,虽然投票结果仍然是“统一派”胜出,但“统一派”与“独立派”之间的票数相差已经非常微弱(双方得票率分别为50.6%和49.4%),民族分离主义的脚步已经踩到了从加拿大脱离出去的边线上。其后,虽然加拿大联邦政府和最高法院为瓦解魁北克民族分离主义的力量做出了不懈努力,分离主义问题也似乎陷入低谷,但民族分离主义的诉求和根源仍然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其对加拿大民族国家建构的掣肘之力也仍然存在和强大。需要指明的是:魁北克人的分离主义行动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实施之前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对此,瑞士学者克里斯蒂安乔帕克认为,正是多元文化主义“为少数群体的‘分离主义’和‘聚居化’提供了养料”。(13)客观地讲,这一评价是公允的。

之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为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养料,在一定程度上催动、抬升了这种分离行动的势头,根源仍在于它植根其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和社会实践中的消极性影响。因为作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内核的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承认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但文化具有“命题内容:它们要区分真假、对错与美丑。但又不能同时对所有这些都作出判断”。(14)而承认所有族裔群体的文化在价值上具有平等地位,就意味着承认者要去全盘接受、认可被承认者的所有文化及价值观念,这包括那些在自己的文化内部不被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多元文化主义者所要求的是国家和多数人社会去“承认”少数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文化主义者却“很少关注让少数群体去‘承认’多数人群体生活方式这一对应的义务”。(15)所以,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在强调尊重多元文化群体的诉求时并未处理好文化群体之间“多元”与“一元”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导致了不同种族或民族之间“差异政治意识的对立和各自内部认同政治意识的强化”。(16)而这正是民族分离主义抬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当然,致使民族分离主义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抬头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其中既有经典民族主义“一族一国”的“民族—国家”信条和《国际法》承认民族自决权的理论影响,也有魁北克人为争夺自身经济发展主导权、谋求更多政治权利以及为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切身利益的考量。其中后者,往往是以刻意维护魁北克人的语言地位、文化价值的理由提出来的。然而,这也正是文化民族主义的行动逻辑:对文化和语言重要性的强调在于说明这些要素是一个民族被承认、并拥有建立独立国家权力所依据的标准。(17)实际上,文化是“民族”的内核。“在多民族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必须有一套统一的游戏规则和道德标准,否则,各个民族都强调自己独特的‘族性’,势必导致冲突和分裂。”(18)加拿大的遭遇反映的正是这种情况。所以,不管致使加拿大民族分离主义抬升的原因多么复杂,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实践层面的消极影响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理念的内在缺陷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深层原因。

虽然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不同国家施行的内容、形式及针对的文化群体或“族裔”群体各不相同,但在协调族际关系上的失效却有着一些共同性。民族分离主义正是族际关系协调失败所导致的最糟糕的结果之一。与这种情况相关联的民族(族裔群体)冲突问题近些年来在欧洲一些多民族国家(例如英、法、德、西班牙、荷兰等国)中也呈上升之势。虽然这种冲突的发生一方面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宏观民族过程的深入推进、民族自觉意识不断深入的历史趋势有关,但更多是与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及政策在这些国家中越来越难以应对移民群体的文化多元诉求与维护国民统一性的问题有关。2010年以来,英、法、德、荷兰等国领导人先后关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本国已经失败的公开表态,实际上表明的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民族整合与国民统一性建设实践中的失败。

虽然在这些欧洲国家中,民族分离主义行动的历史较多元文化主义更为久远,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和各不相同的。与本国主体民族之间经济利相对主义诡辩论益、政治利益的纷争都是这些民族采取分离行动的重要因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实施非但没有使这些纷争减少,使这些分离行动消解,反而使其分离行动的步伐呈加快之势。历史表明,在已经完成民族独立的国家内部,列宁所讲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具有的“两个历史趋势”(19)仍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对已经推翻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殖民统治而建立了民主政权的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联合,以及相互协作和共同发展才应该是民族国家构建的大势和世界民族过程的主流。

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在西方一些多民族国家进入政治实践层面伊始就既有赞成者、更有反对者。其中反对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会鼓励移民群体、少数人群体形成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封闭社会单元。西方学界当红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者威尔金里卡也讲,西方一些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虽然有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公正社会的崇高动机,但是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种鼓励种族隔离、分离的灾难性后果。(20)金利卡的这一看法因其公允性而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三、文化相对主义诉求在新种族主义当中的翻转

新种族主义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主要在欧洲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一些多民族国家出现的一种排拒外来移民的极端民族主义。这些排外分子一方面把移民看作本国主体民族经济上的对手,另一方面把移民看作是本国主流文化难以融合的文化成分;认为来自于欧洲之外的移民群体,尤其是穆斯林、黑人移民,会腐蚀自身民族的“道德品质和生物纯洁性”,从而主张“为了净化共同体(即本民族——笔者注),需要对共同体中的外来成分以及少数民族(族裔)群体采取强硬态度”,(21)乃至清除行动。这种极端形式的排外主义或民族主义,实质上就是“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新种族主义”。(22)

这种极端形式的民族主义首先出现于法国。20世纪80年代,法国实施多元文化政策之初,参政党——“国民阵线”中的“右翼”势力主张法国政府应该长期坚持反对在国家层面(即宪法中)对除法兰西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或族裔)予以承认。1991年法国宪法委员会的一个决定甚至指出,“在法律上承认科西嘉民族(people)是违宪的,因为宪法只承认法兰西民族(Frenchpeople)”。(23)其后,个别极右翼组织更是宣称,“多元文化主义纯粹是外来的东西,多元文化主义降低了白人的地位,是导致欧洲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24)主张用本土主义、民粹主义取代多元文化主义。而这种主张本土主义、民粹主义的政治势力正是通过强调民族文化的差别权,和“纯化”法兰西民族的文化特性来蛊惑人心和进行社会动员的。

2002年4月,法国极“右翼”组织代表人物玛丽勒庞(MarieLePen,法国极“右翼”组织代表人物,有的学者译为玛丽庞勒,有的译为玛

文化保守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

作者:孙。

文化保守主义。

关注学位

关注理由: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给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视精神修养和道德修养的优秀资源,避免世俗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全面冲击,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

主要观点:文化保守主义是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西方世界产生的,它保护和尊重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是传统文化的自觉。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在重建儒家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整合、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影响:创造性转化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以平衡受西方自由主义绝对自我价值观影响的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克服世俗化、自我中心价值观带来的精神无根、生活无意义的后现代疾病。

道德相对主义。

关注学位

关注理由:道德相对主义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同一性,使人失去了对不良思想文化的判断力和免疫力。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主要观点: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所有的道德都是相对的,价值观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平等合法的。因此,人们可以信仰和倡导不同的道德价值观,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没有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价值标准。将道德视为“私事”,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个人的价值选择。

影响:道德相对主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是道德信仰和道德权威的危机;二是导致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当前我国道德生活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非善恶美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错误的道德现象,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

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一方面可以制衡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面侵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人克服精神无根、生活无意义的后现代疾病,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塑造批判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保守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兴起。

2010年7月5日,广州CPPCC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吉克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建议,广州电视台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增加普通话节目,方便国内外嘉宾的观看习惯。但这一建议在网上被解读为取消粤语节目,“推广普及,废除粤语”。广州有人发起了“保卫广东人”的运动。有媒体称之为“一种情绪引发的风暴”,与文化保守主义有关。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传统文化的新热潮。人们称之为传统文化热,包括文物热、申遗热和考古热、国学热。国学的兴起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成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导致了国民文化心理的明显变化。一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逐步恢复,以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为荣;第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提高了,不再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排斥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自觉地乐了

文化保守主义是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西方世界产生的,它保护和尊重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清末民初以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不同时期开始形成不同派别。主要有20世纪初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以章太炎、刘为代表的“国粹派”、20年代以梅光迪、吴宓为代表的派、以杜亚泉、张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30年代以等十位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本位文化派”。现代新儒家是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历经70余年,代代相传,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等人。

有学者将理学视为中国近代三大思潮之一,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理学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人类思想宝库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建设的精神基础。理学以复兴民族精神的强烈历史使命感,致力于对传统儒学精神价值的探索、重构和提升,力图恢复儒学在当代中国精神和价值领域的主导地位,重建儒学的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整合、融合西学,从而谋求中国思想文化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理学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现代化,而且要国际化。在当代世界,人们享受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材料,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价值和意义的丧失。中国儒学的全球化有助于解决“后工业文明”面临的诸多精神和价值问题。

就政治倾向而言,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感。传统文化的热潮凸显了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在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提升,为全球文化版图增添了多样性。

。在情感归属上,有人认为统摄文化保守主义心魄的是“美好的过去”,将其划归为复古思潮,这种简单的归类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文化保守主义有着清醒的批判意识,它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选择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保守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和批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形象”从批判、反思、呼吁到传播、深入、展示的过程。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有着五千年丰富和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根基,它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基本的价值取向。经过创造性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平衡受西方自由主义绝对自我价值观影响的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克服因世俗化和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所带来的精神无根化与人生意义缺乏的后现代病。

后现代主义与传统观念的解构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是对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从学理上说,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相对系统化的理论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学说流派和理论假说汇聚在一起,使得后现代主义本身呈现出一幅纷繁复杂、枝叶蔓延的文化图景。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具有强烈反叛性的思潮,主张对以往的文化予以解构,反对文化上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和超越性,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和世俗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标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大举侵入大众传媒和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引发了一场文化消费上的革命。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否认了以往文化的美学追求和叙事规则,模糊了文化价值的评判标准,通过各种令人炫目的文化符号建构无中心、无主流思想的文化样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感官需要。

后现代主义及其解构意识不仅对知识界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和价值带来了理论层面上的冲击,而且对普通人尤其是“80后”青年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偏爱快餐式的文化消费,而网络的普及,则使得快餐文化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就容易让人们产生某种文化幻觉:以为对快餐文化的消费,就是满足了自身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餐文化借电视、报刊、网络、音像制品等传播平台娱乐大众,逐渐演变成具有流行魅力的当代社会时尚,极大地冲击了文化应展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的传统观念。从文化思潮的视角看,快餐文化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

以“摧毁”和“否定”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为目标的后现代主义,意在消解传统的文化消费模式,打破禁锢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理性枷锁,从理论上支持了躲避崇高、表象拼贴、游戏人生的快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人不甘寂寞、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虽然后现代主义突破传统文化价值规定的叛逆性思维方式,不能真正揭示文化原本所内涵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超越性的思想和精神,但是,在急剧变革的现代风险社会,后现代主义对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

道德相对主义与“反三俗”

对于处在急剧变动时代的当代中国人来说,面对世俗化的经济社会生活,加之价值观上的多元和混乱,容易不加辨析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对低俗文化缺乏必要的免疫力。如何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视心性修养和道德养成的优良资源,避免世俗化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全面冲击,就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此后有一系列的行动跟进,全国掀起一场“新道德运动”,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对雅俗文化的辨析和争论。

所谓“三俗”,是“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文化领域中的“三俗”现象是2010年的文化热点和焦点之一,在各种媒体上,大众的讨论不绝于耳。“三俗”现象的泛滥,从电视相亲节目的井喷式开播和不拘一格的节目形式中可见一斑。为提高收视率,一些电视相亲节目选择让嘉宾自由表达而不做任何限制的方式。以哲学的观点看,在文化“三俗”现象的背后,涌动着的是道德相对主义的文化思潮。

道德相对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世界普遍流行的社会文化思潮。道德相对主义主张,所有的道德都是相对的、价值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同样正当等等,因此,人们可以各自信奉和主张不同的道德价值,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没有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价值准则。道德相对主义将道德看作是“私事”,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个人的价值选择。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造成道德信仰、道德权威的危机;二是导致快乐主义、利己主义道德观以及实用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三俗”现象所暴露出来的价值观上的混乱,其思想根源就是道德相对主义。在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取决于其对生活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认知。但是,当个体独特的价值观“宣言”通过电视荧屏传播到千家万户、传达给人生价值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时,尤其是当大众对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媒体依然怀有“道德导师”的敬意时,媒体就必须履行其社会道德责任,坚守媒体应有的道德底线,而不能任由道德相对主义观念在媒体上肆意泛滥。

总而言之,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一方面可以制衡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面侵蚀,另一方面有助于国人克服精神无根化与人生意义缺乏的后现代病,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塑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如果文化保守主义只是囿于本民族文化,无视现代全球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它将会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同时,需要警惕那些打着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利用国学热的契机,不分良莠和精华糟粕,只要有利可图就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做法,传统文化不能成为实用主义者手中的玩偶、谋利的工具。(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延伸阅读

从近年来的欧美政治变迁看新保守主义

●安圻

在欧美国家近年来的各种思潮和政治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是保守主义思想和力量的重新聚集。保守主义政治在欧美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与现代社会的另两大思想——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不同,保守主义没有自己明确的“主体”,而主要是一种致力于保持传统、支持有限、渐进变革的政治哲学,维护有限政治、强调个人免受集体干预的自由是其主要政治目的。这一特征使得它与经济自由主义有着更多的共同基础。

也正因为如此,在撒切尔主义和里根主义盛行的时代,为了增强自己的合法性,新右派有意识地把新自由主义与一种新保守主义联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新自由主义的特质在于其经济个人主义,而新保守主义则强调传统的道德和社会共同体的作用,并以维持政治和经济领域之外的机构(如教会、家庭)为己任。

新保守主义的特征决定了它在新自由主义方式受到普遍指责的背景下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支撑点,美国茶叶党运动的迅速发展突出显示了这一点。茶叶党运动是2009年初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带有草根性质的社会运动,最初主要是以抗税为主题,其产生部分是出于对奥巴马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救市计划的反应。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它是由众多分散的、主要基于地方的茶叶党组织构成,既没有明确的纲领,也没有统一的组织,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针对奥巴马政府政策的茶叶党抗议活动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其共同基础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政治理念:忠于宪法、有限政府、财政责任和自由市场。基于这种理念,茶叶党运动不仅抨击奥巴马的“社会主义”政策,也指责小布什政府时期一些新保守主义力量滥用国家的权力,而支持回归里根时期的保守主义传统。不过,不同的茶叶党组织和个人对这些原则表示了不同的倾向性,包括一部分带有明显的反政府的极端主义倾向性。可就是这样一种松散的联盟,它在2008年大选后保守主义阵营陷入缺乏领导中心且失去方向的混乱状态下,通过一系列针对奥巴马政府政策的抗议活动,起到了重新聚集保守主义力量的作用,而且在2010年它进一步把战略重点转向了选举政治,并取得重大突破,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将一些茶叶党运动的支持者送进了国会,并帮助共和党重新赢得了国会多数。

茶叶党运动的成功主要是利用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现代政治、尤其是政府的官僚化和缺乏效率的不满,同时也利用了人们对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一系列与传统道德相悖的社会现象的不安,突出保守主义的个人自由和责任、道德、家庭等价值观念。这种策略不仅使得它赢得了大多数传统的保守主义者的支持,甚至也赢得了一部分对现有官僚政治不满的传统民主党的支持者的支持。(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相关阅读

  • 赛尔号迈尔斯刷什么学习力 怎么刷
  • t0级巅峰常妈解析 实战从来没虚过 天蛇电S硬核劝退
  • 相对主义诡辩论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zj/23574.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26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