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盘点:皇甫平事件从“皇甫平”到“任仲平”党报著名作者

jason2021-08-18 06:50:29107911

时代周刊记者李玉燕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的金牌作者。自1993年开设专栏以来,每当国家出现重大问题或重要变化时,任仲平都会主动发声,引领舆论乃至股市涨跌。有网友称之为中国的“政治读本”。但是,任仲平不是一个人,而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集体笔名。他的出生与90年代初享誉海内外的另一个著名集体笔名“皇甫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皇甫平到任仲平,周瑞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人物。

在“任仲平”之前,“皇甫平”无疑是另一个对中国局势产生巨大影响的集体笔名。他的主人是上海市委官报《解放日报》。

黄福平引起了极大的政治关注

1991年,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副总编辑的周瑞金,携手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史志宏、《解放日报》评论部和玲,共同署名“黄福平”,并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是第一篇,后面是三篇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 《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四大系列文章一扫当时沉闷的舆论氛围,热情而清晰地歌颂和鼓励改革,构成了著名的“皇甫平系列评论”。

“当时上海很多省、市、自治区的工作人员接到当地领导的电话,要求收集所有文章,有的甚至派专人到上海了解皇甫平系列评论的出版背景。特别有趣的是塔斯社。当时苏联还没有解体。塔斯社驻上海记者一定要来采访,问黄福平是什么背景。谁导演的?是邓小平吗?他们非常敏感。”周瑞金向《时代周刊》记者回忆道。

直到1992年南巡,《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的头版率先发表了题为《解放日报》的署名评论,这场对抗终于尘埃落定,“皇甫平”的含义才为人所知:的老家在福建安溪,闽南话里,“黄”和“冯”听起来很像,“皇甫平”的意思是“奉人民之命为服务”。

邓小平南巡之后,国家迎来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舆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要讲一百年》领导小组做了调整。1993年,周瑞金调任《人民日报》为副总编辑,负责评论和宣传工作。

“任仲平”必须在每一个主要节点发挥力量

进入《人民日报》不久,领导希望周瑞金多写一些像黄福平这样的文章。由重新创造的笔名,原称任,意为“《人民日报》重要文章”,后更名为“”,意为“《人民日报》重要评论”。

“任仲平”这个名字是基于《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任仲平诞生的最初目的是充当支持中央改革精神的舆论宣传者。“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写一篇自由度比较大但又能体现中央精神的重点评论文章。这就是任仲平系列。”周瑞金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1993年12月22日,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15周年,“任仲平”于《人民日报》年出道,发表了对《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用4465字阐述了“改革的本质、经验、方法和未来目标”。

1994年初,《任仲平》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影响很大。这篇文章是任仲平为“与中共中央合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而写的。当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凭借这篇文章,《任仲平》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自1993年以来,在过去的22年里,“任仲平”始终主动站出来,为我所用

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已经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对于这一标志性事件,任仲平以《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为题,探讨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外,“任仲平”在2000年“思想教育”、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2005年“非典”、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重要活动节点上发声。

除了政治领域,人民日报的评论在经济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宏观调控在内的许多中央重大经济决策,将在《再干一个二十年》年公布,以引导风向。在任仲平最新的文章《人民日报》中,他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的大趋势:“不久前,中国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6.9%的增速好于预期。尽管仍有人偏爱各种版本的中国经济崩溃理论和硬着陆预测,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更理性、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中国经济的大趋势。”

继周瑞金之后,《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学会前会长张研农成为“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他曾经把《任仲平》的文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3年到2003年5月,这是文体的起步阶段,每年一两篇。在选题上,理论选题多于理论选题。这个阶段的10年内,一共写了20篇文章,平均一年写两篇;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任仲平”的创作进入了规模、机制、影响的阶段。

郑清源,“更高级”的笔名

党委报纸一直被视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周瑞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文化大革命”前,《人民日报》每天都坚持一篇社论。这一时期的社论并不完全是《日报》编辑部写的,因为它涉及到中央各部门的具体指导意见。

社论常常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撰写,以便能够起到组织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日报》的“晴雨表”作用一度中断。邓小平掌舵后,多数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再过问《人民日报》的社论事宜,转由书记处与中宣部并该报酌情处理。在这一决策实行之前,据《人民日报》公开资料显示,邓小平先后批阅修改过《人民日报》的106篇文章,均为社论与重要评论员文章。邓小平最后一次修改《人民日报》社论是在1978年。

在周瑞金主持《人民日报》评论部阶段,《人民日报》社论及重大评论几乎都出自编辑部内部之手。周瑞金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任仲平”等专栏评论不同于社论,选题拟好经社长、总编审改后就可以定稿,稿子不必送至中央有关部门审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皇甫平”“任仲平”为代表的党委机关报署名重要评论文章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一批党媒评论撰写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进入外界视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雪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笔杆子”文化在很多国家都有,但中国尤其重视,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宣传和引导民众对政策的准确理解。

愈来愈多的集体笔名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不同笔名涉及的评论领域有所不同,“任仲平”多用于分析重大改革等问题,“仲祖文”一般用来阐述党建工作,“何振华”则多用于涉藏或涉外评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郑青原”。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会议主要内容为筹划“十二五”规划。此时,《人民日报》以“郑青原”笔名连续刊发五篇评论。人民网、转载媒体报道认为:郑青原是比“仲祖文”和“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从语音联想,“郑青原”有“正本清源”之意,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风向标”意义

如今媒体形式的“花头”越来越多,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人民日报》副总编兼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曾撰文提出,“人民日报评论已不是一枝独秀”。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和全球化的媒体语境下,“任仲平”的文章有了新的使命:让党报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为世人所接纳。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雪冬表示,作为中央党委机关报,这些年来,明显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一直在努力适应社会话语的改变。“语言更活泼生动,表达也更贴近受众,”杨雪冬说,“与过去的评论员相比,以后的笔杆子会更加专业化。原来的评论可能宏观叙事多,但现在可能会对具体、微观的问题关注得更多。评论部的团队化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需要评论的东西太多样化了,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

随着国内政务更为透明公开,舆论更为开放,杨雪冬认为,《人民日报》等党媒已经不再是了解中央思想的唯一窗口。但无论怎么改变,其作为“风向标”的作用依旧存在。

当下中国经济使用最高频的词汇“新常态”,最早出现在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中。2014年8月5日至7日,《人民日报》接连三天在头版位置刊登“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包括《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和《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这三篇文章针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意义。由此,国内舆论对“新常态”的概念逐渐清晰。

习近平与《人民日报》颇有渊源。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是在1984年12月7日的第四版,题目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据人民网2014年的统计文章显示,从青年时期起,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共发表过署名文章达75篇,任职中央之前发表17篇。

“党的机关报确实是代表党讲话。它的社论、重点的评论文章包括署名文章,都应该体现党中央的精神。党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它是很鲜明的,所以被称之为风向标、晴雨表。不要说现在有的人不愿意看党委机关报了,关键时刻,党报的评论很受广大民众注意,因为它传达了中央的精神。”周瑞金说。

相关阅读

  • “皇甫平事件” 当时不是上级的授意
  •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 盘点:皇甫平事件从“皇甫平”到“任仲平”党报著名作者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world/5556.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