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1991年邓小平化名皇甫平发表文章遭批判

jason2021-08-18 06:50:2474322

本文原标题:“皇甫平事件”:改革开放12年后的又一次“批邓”?

“这么多人发表了这么多对邓小平的批评,都是通过党的组织系统一步一步传达的吗?”当这样的阴谋在小道上传开时,没有人会相信北京的矛头只对准了“皇甫平”。“这实际上是在批评邓,”新华社记者说了当时许多人的想法。“这一次,‘批判邓’并没有出现在的晚年,而是经过了十二年的改革。”。尽管邓小平有意停止干涉政治,但他想置身事外,但现在他忍不住要倾听这些声音。然而,他一生中从未见过任何东西。

邓小平发表演讲(资料图)

本文摘自《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作者凌志军,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文史频道转载此文仅出于信息传播目的,并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谁也没想到,1991年春天,一个新的声音,——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从官方媒体传来,温暖、响亮、有特色。声音以评论的形式被抛出。在中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发生了重要的事情,以至于报刊编辑认为有必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告诉世界,更不用说这次《解放日报》煞费苦心地选择了时间发表评论。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度春节,第一篇文章出来了。文章不长,但处处让人觉得有意义。你刚刚想得很周到,但是它已经过时了。当你忘记它的时候,它又出来了。就这样,最后三篇文章用了65天才发表,作者都叫黄福平。他写道:“十二年是一个周期。回顾过去,最后一个羊年,——1979,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创中国改革新时代的一年。”“回顾过去,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人读这些文字可能会感到空虚,但在当时,几乎每个人都会嗅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倾向,因为北京的报纸已经有19个月没有用这种语气谈论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了。如前所述,当时媒体重点攻击的是“正确的错误”。现在,黄福平在敦促人们“振作起来,敢于冒险,做世界第一”,他还说1991年应该是“改革之年”。这些话充满了暗示:无视北京的意识形态纷争,赶紧做好自己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会让一些人不开心,但事情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黄福平告诫人们不要“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停滞’”。什么是“新思想停滞”?说白了,他其实是在批判北京报纸上的那些东西:他一说市场经济,就认为是资本主义,一说利用外资,就认为不是自力更生,甚至反对整风深化改革,违背改革之道。“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幽灵一定藏在市场调节的背后。”记忆力比较好的人看到这个会大吃一惊:他说的“一些同志”不也包括宣传部部长吗?正是这位部长在1990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废除计划经济,实现市场化”“资本主义改革”。现在,这个皇甫平却大言不惭地说,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分开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是“又一次更大的思想解放”。

写完这些,皇甫平还意犹未尽。他说,需要警惕的无非是“新的意识形态停滞”。他拒绝指名道姓,但别人只能猜测:他们是那些义愤填膺地批评别人的人吗?他们是喊“小心”的人吗?也许是部长?但猜测,无法计数。北京媒体仍然忍气吞声,没有反击。如果皇甫平作罢,那么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没想到,这个人不知道怎么接受。在接下来的评论中,他终于说出了让很多人难以忍受的一句话:

如果还拘泥于“姓”的社会“或姓”的资本”的挑战,只能错失良机。

这点燃了一场风暴的“导火索”。

“保险丝”端与北京相连。《当代思潮》怒不可遏,怒不可遏,在上海发起第一轮反击。在4月20日的这一期中,它发表了一篇文章,问“改革开放能不能不问姓‘社’和姓‘资’呢?”然后我回答说,在自由化趋势严重泛滥的年代,有一句时髦的口号叫“不问,姓‘社’,姓‘资’”。结果呢?“确实有人把改革开放引向了资本主义的恶路”,比如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党制”、思想“多元化”。在列举了这一系列不良后果后,作者说:“如果不问姓‘社’和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就这样,皇甫平成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

对于很多洞察中国政治的人来说,不是黄福平说了什么,而是黄福平是谁。专家一眼就能看出这只是一个化名,取了《黄浦江评论》的同音,但知道的人却很少。是一个三人小组:—— 《解放日报》上海市委书记、审查处处长、上海市委干部周瑞金。至少有一个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在他心里就像一面镜子:这三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人,那就是邓小平。邓小平几乎总是在他们的文章中说最新鲜和最具挑战性的话。其实只要你有一点政治经验,即使没有机会亲眼听邓的演讲,你也能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看看那天南北所有的理论家和政治家。除了邓小平,还有谁能以这种方式谈论改革和国家意识形态争端?

它始于1991年邓小平的上海之行。那一天,当官方发布消息,告诉人民“邓小平同志和上海人民一起过年”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邓小平南下上海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完全是个人习惯,他很喜欢

在上海过春节。按照他在1989年11月退休时的想法,他已不想再过问政治局的事情。他对自己选择的“第三代”的确寄予希望和信任,就在几个星期以前,他还对他们说,他很满意一年半以来中央的工作。他的这些话乃是出自真诚,充满了善意和耐心,但是别人不能认为他对当时形势的看法是没有保留的。他显然对改革开放的局面不能满意。这一年半来,说到改革开放,整个舆论不是说些文不对题的胡话,就是说些无关痛痒的套话,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是改革开放的辩护人。他在1990年3月说:“现在特别要警惕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我担心滑坡。”当党的高级领导人为了“抵御和平演变”殚精竭虑的时候,他却另有看法。“我的思想是,只靠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稳定的政治环境还不够,”他说,“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他已经80多岁,常常感叹老年人的思想容易僵化,有时候也觉得有些年轻人比他这个老人还要僵化:为什么他们总是给自己搞那么多的障碍?为什么他们总是怕这个怕那个?“不要怕冒一点风险。”他这样劝告他的继任者。1989年秋天他退休的时候,人家毕恭毕敬地让他讲话,他说自己“讲的话很多了,没有新的话要讲了”。可是一年来,他又说了那么多,却全都淹没在意识形态纷争的汪洋大海里,连个浪花也溅不起来。

1991年阳历新年和阴历新年之间的某一天,他坐上火车到上海去了。列车在一片沉寂的大地奔驰时,他能够感觉到他说的话正被抛到后边——就像窗外万物都在飞速地向后面移动一样。这情形有些像在13年前。还记得那一次他采取的办法是“到处点火”,他在全国到处跑,在东北点了一把火,在广州点了一杷火,在成都也点了一把火。要不是京城之外的这一连串行动,他一个人批评“两个凡是”的话,也不会那么快地成了全党的声音。现在,他身在上海,觉得有必要重新做点什么。

他从他居住的西郊宾馆走出来,经过一片绿草如茵的庭院,一条雪松掩映的小道,走上虹桥路。再向东走,看到市区面貌一派陈旧,不免感叹:“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然后继续向东,登上黄浦江东岸,心里越发沉重:“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随行的人谈起上海30年代的繁荣,说那时上海是“远东金融中心”,还有“货币自由兑换”等等。他凝神倾听,然后说:“今后也要这样搞。”但是他此行的目的显然并不仅仅在上海,他还看着北京呢。“改革开放还要讲,”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然后又说起他怀念的80年代:“当时提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有许多人不同意,家庭承包还算社会主义吗?嘴里不说,心里想不通,行动上就拖,有的顶了两年,我们等待。”这话里似乎有个暗示,他现在还是在等,等着那些“想不通”的人觉悟过来。他怂恿上海人给全国带个头,“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还说“失败也不要紧”。这分明是在告诉上海人,不要被某种政治浪潮吓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编:)

相关阅读

  • 皇甫平事件
  • 周瑞金:皇甫平文章由邓楠转送邓小平
  • 1991年邓小平化名皇甫平发表文章遭批判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world/5553.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2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