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99.13事件13事件”后周恩来对空军问题这样说

jason2021-10-05 04:31:4473011

(1)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军战略变化,优先加快组建人民空军。

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民族解放指日可待,新中国即将建立。然而,处于绝望边缘的蒋介石最终并不愿意失败。他凭借空中优势,对北平和其他新旧解放区进行空中打击。国民党的肆意行径严重威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周恩来认识到,要彻底解放国民党空军控制的空域,给人民一片和平的蓝天,必须优先考虑并加快组建人民空军:“迅速成立空军作战部队,负责北平的防空。”“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以便从空中和海上击退武装匪徒,保护我们的领空和领海不受侵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从称霸世界的战略出发,实行了帮助蒋介石、反对共产党对华的政策。当蒋介石即将彻底失败时,他在亚洲从日本、台湾省、菲律宾到巴基斯坦建立了半月军事包围圈,企图扼杀新中国,继续称霸亚洲。这种国际环境使周恩来清醒地认识到,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进入战略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作战任务将从消灭国内阶级敌人、解放全中国,转变为防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主要作战目标将由国民党军队转变为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外国侵略者。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周恩来提出了优先加快人民空军组建和发展的战略思想。他认为,在现代战争中,空军“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掩护陆军和配合海军,还要独立作战。”"现代战争的打击力量主要由空军控制."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在周恩来优先加快组建人民空军思想的指导下,人民空军在时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空军领导班子、六所航空学校和第一航空分队的组建,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家防空作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空军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组建人民空军首先要培养航空技术人才。

人才是军队建设的基础,航空技术人才是人民空军形成的关键。一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周恩来深知航空技术人才的价值。为了实现我党创建人民空军的夙愿,他未雨绸缪,很早就注意培养和吸收航空人才。

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就派了一批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共产党员到孙中山办的飞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后来又派了四批共产党员到苏联学习飞行和航空工程。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派出43名红军干部到新疆盛开办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和航空机械。周恩来非常关心这些人才。他两次看望他们的代表,指出:“我们现在没有飞机,要先培养干部。将来我们一旦有了飞机,你们40多位同志就能形成战斗力。”“未来要建设自己的空军,就要有骨干和种子。”1942年9月,盛公开支持蒋介石反共,并监禁了所有派他们学习航空技术的我党党员。被周恩来救出后,这些航空人员安全返回延安并被保存下来。周恩来还利用做统一战线工作的有利条件,参与了许多国民党空军p

人民空军要造就大批人才,光靠以上来源是不够的。我们党必须自我训练,建立自己的航空学校。周恩来以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从校址的选择、人员的选拔、经费的保障、飞机设备的配置、石油的供应等方面,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关注开办了航空学校。我们都亲自问了问题。在召见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时,他指出:“中央优先安排了开办6所航空学校的经费,军委下达了选拔和输送干部、航空学员的命令。”并提出要求,“要尽快把学校办好,越快越好,要不一个月就快了。”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空军领导和机关在时间仅用50多天就完成了6所航空学校的建立和开学的准备工作,此后又建立了5所新的航空学校和培训班。到1953年底,航空学校共培养飞行员5945人,机组人员2.4万人,基本满足了加快组建航空分队的需要。

(3)人民空军的组建要争取外援,但不能靠外援。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军事形势,周恩来提出了加快组建人民空军应向苏联寻求援助的主张。建国初期,中国经济、科技非常落后,航空工业几乎等于零。建立人民空军所需要的大量飞机、设备和器材,短期内无法在国内生产,急需飞机、设备和器材组建航空学校和航空分队。当时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从苏联购买。为此,周恩来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1950年10月,他率团访问苏联,与苏联领导人讨论了援助中国空军建设的问题。回国后,他多次给苏联领导人发去关于飞机和设备的电报。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基本满足了中国空军组建的需要,为加速中国空军组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周恩来对此充分肯定:“苏联政府的慷慨援助使我们成功地巩固了国防,克服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1

争取外援而不依赖外援是周恩来的原则。他反复强调:“要摆脱依赖,争取苏联的帮助。”@这是因为:第一,苏联的国情和军事情况与中国不同,苏联提出的援建计划与我国和我军的实际相差甚远,我们无法完全接受。比如苏联专家提出的对沪防空建议,被周恩来婉转拒绝:“苏联防空专家提出的扩大防空机构的建议,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不应该马上执行,应该逐步实现。目前没有必要或不可能这样做。”其次,新中国刚刚成立,财力极其困难,国家无法提供更多外汇进口空军所需的物资。因此,他指出:“凡是我们已经有的或者可以从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机器和材料,都不应该进口,凡是我们能找到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应该请苏联来。

。”14其三,苏联共产党的少数领导人,喜欢干涉兄弟党的内部事务,如果中国空军乃至整个国防建设完全依赖苏联,难免受制于人。因此,周恩来清醒地指出:“如果苏联有困难,或在某些方面留一手,就要依靠我们自己想办法,主要是自力更生。”15他坚信“自己走出来的道路是最可靠的。”16实践证明,周恩来提出的不要完全依赖苏联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当苏联领导人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时,我国经济、国防包括空军建设都没有受到致命的影响。

人民空军要在战斗中成长,在训练中提高

人民空军组建后,周恩来不仅十分关注空军的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国土防空等作战工作,还用相当多的精力指导和关心空军的军事训练,为提高空军的作战能力,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人民空军要到斗争中去增强自己,在狂风暴雨中锻炼自己

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对年轻的人民空军来说,既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同时也是一次在战斗中迅速成长的极好机遇。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军事思想,在1950年8月,创造性地提出了“轮番实战”的战略思想。他指出:“凡国内的部队都要轮番到朝鲜作战,这样既可替换第一线部队休整,又可锻炼部队,提高全军现代化作战指挥能力;将刚改装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开赴朝鲜北部掩护后方交通线。”17周恩来“轮番实战”的思想,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指示空军:“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紧时机进行实战锻炼,要十分重视实战锻炼对空军部队的意义,哪怕求得打几个空战也是好的。”18当抗美援朝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再次要求空军:“加紧战斗锻炼,加紧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多培养有一定战斗经验的飞行员。”19

根据“轮番实战”的精神,人民空军(合防空军)在历时两年多的抗美援朝作战中,一共击落敌机743架,击伤敌机1654架,打出了军威、国威。连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也发出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0的惊呼。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空军又先后进行了援越抗美以及入闽、入桂的轮战锻炼。实践证明空军参加实战锻炼不仅是战争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是促使空军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实战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年轻的人民空军敢不敢打、能不能打的重大问题,而且有效地保卫了祖国领空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了世界和平。

(二)空军作战要坚持“准备第一,逐步使用,逐步学成,由少而多,由后而前”的方针

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作出之后,摆在决策者面前急需解决的新课题是:空军何时参战,在什么条件下参战,以什么形式参战?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为回答上述问题,及时提出了:“准备第一,逐步使用,逐步学成,由少而多,由后而前”21的作战方针。

这一方针符合人民空军的实际情况,人民空军是刚刚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军种,缺乏与敌空军作战的实践,对空战的特殊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而所面临的作战对象,又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考验,有着丰富空战经验、装备精良、规模庞大的美国空军。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态势下,为争取空战的胜利,在战斗中壮大自己而不被强大的敌人所消灭,空军不能过早地、零星地使用兵力。

人民空军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精神,积极准备,慎重出动,第一次空战便取得了击伤敌机一架的战果。志愿军空军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一面扩大作战兵力,由出动几架飞机的小打,逐步扩大到同时出动上百架飞机的大打;一面认真总结空战经验,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不会空战到能够空战直至精通空战的转变。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空军在援越抗美以及国土防空作战中,都较好地贯彻了周恩来的这一作战方针,出色的完成了作战任务。

(三)人民空军要坚持“从实、从严、从难”22的训练原则

周恩来对空军的飞行训练十分关心并提出了“从实、从严、从难”的训练原则。“从实”就是从实战要求出发,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周恩来指出:“三从主要是从实,要从实战情况出发实际地去打。”23“从实”的另一层含意就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周恩来指示:“敌人的机型、性能都在不断变化,U-2就有新的变化,我们要及时跟上去。”24“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主义,它提高,我们也要跟着提高,在技术上、战术上拿它做榜样,要赶上和超过敌人。”25“从严”对飞行训练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周恩来对空军历来要求很严,他在与空军领导人谈话时指出:“不管做任何一件大小工作,都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都要细致踏实去做,才能做好,才能落实。”26有一次,当他看到飞机起飞前,有人骑自行车通过跑道时,便非常严肃地批评道:“飞机要起飞,怎么还有人骑自行车通过跑道,你们管理太松弛了,这样以后要出事故。”27“从难”是指空军训练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飞高难度课目。他指出:“各种条件都要飞一飞,不要太神秘了,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28“从实、从严、从难”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军事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是周恩来求真务实思想在飞行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但是,60年代,空军的飞行训练受到了林彪“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等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三从”原则没有很好坚持,训练质量急剧滑坡。周恩来对此非常焦急,曾多次指出:“飞行像打乒乓球一样,像学写字一样,像骑自行车一样,不经常搞,乒乓球就打不好,写出的字就不像样子,不经常飞,技术就会生疏起来,要多飞一些,多练一些。”29“飞行人员后备潜力大得很,训练总是上不去,搞得很慢。”30“9·13事件”后,在周恩来的亲切关怀下,空军军事训练又逐渐走上正轨。

空军要服从和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

空军自组建以来,周恩来在处理空军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在充分发挥人民空军的作用方面,作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并提出了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的经济建设,军队要能军能民、军民结合,军队要积极参加生产建设与抢险救灾等建军思想。

(一)空军建设要服从国家的经济建设

建国初期,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周恩来虽然提出了优先加速发展空军的思想,在财力上尽量满足组建空军的需要,但同时他又强调空军的发展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顾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尽量节省国家的资金,要勤俭建军。1951年,他在空军修建机场和扩建航校的两个报告上批示:“望再议一下,看可否节省几个机场不修。”31“再议,考虑减少一些人员,节约一些开支。”32同年2月,他给正在苏联订货的何长工打电话:“苏联帮助我们搞航空工业建设是要算帐的,我们的外汇不多,把钱过多地用到航空工业上国家吃不消,这样就不能照顾其他工业部门的建设了。可将建设的规模缩小三分之一。”年,他又指出:“你要加强国防力量,你就要很好地进行经济建设。”34“国际局势和缓了,军队的需要就减少了。军队多了妨碍建设。”35从此他对空军投资项目的审批比以往更严了。例如,在空军请示购买捷克飞机的报告上批示:“价格现涨,应予减半订购。”36在修建西郊机场候机楼的报告上批示:总经费45万余元,不合节约简朴原则,请减掉一半,至少1/3。

空军发展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在空军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为国家节省了大批资金,另一方面使广大空军指战员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力地促进了空军的革命化建设。

(二)发挥空军的优势,大力支援农业、工业和民航建设

周恩来不仅提倡和平时期空军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军队要能军能民,军民结合,应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解放军也要参加生产建设,寓兵于工,寓兵于民。”37从这一建军思想出发,他多次指示空军要支援农业建设、工业建设,特别要支持中国民航的建设。人民空军为了支援农业建设,不仅派出大量官兵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还将某些机场的多余用地转交给农民耕种,此举曾受到周恩来的表扬:“请总参和国防工办对空司这个减少场地、支援人民公社的积极措施加以表扬和推广。”38人民空军还先后多次执行过航测森林、航测铁路、飞播造林、空中探矿摄影、航空物探、人工降雨、科学试验等任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民空军对中国民航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49年组建人民空军时,中共中央决定:“民用航空事业统一归人民空军司令部指挥管理。”39从此以后,空军对民航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应有的关心和支持,从领导机构的建立,飞行人员的培养和调配,机场设施的使用,飞行的保障,航线的开通,空中飞行管制等,空军都本着军民两利的原则给予安排。特别是遍布全国的空军雷达站、导航台、气象站,不分昼夜的为民航飞行服务。地处新疆的空军某导航台、气象站的干部战士,长期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地带,专门为民航和国际航班服务,他们多次受到周恩来的表扬:“你们在高山辛勤工作,不畏艰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望你们继续努力。”40

(三)参加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空军应尽的义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建军宗旨,是人民军队本质的表现,也是周恩来建军思想的精华。在空军建设的实践中,他总是要求人民空军将保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指出:“战争也好,经济建设也好,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依靠人民,为着人民。”4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频繁的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心中只装着人民的周恩来,一直将防灾、救灾、抗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领导和指挥抢险救灾的战斗中,他始终注重发挥人民空军所特有的作用。哪里有危险,哪里能派上用场,他就指引人民空军飞向哪里。人民空军在他的指挥下,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抢险救灾任务。1951年3月下旬,周恩来命令空军轰炸黄河上的冰坝,使河套地区50万群众和100多万亩粮田免遭水患;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周恩来一方面乘空军直升机飞赴灾区视察、慰问,另一方面指挥空军出动飞机参与救援工作;1967年6月13日,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周恩来亲自指示空军和民航派飞机参加灭火战斗;1968年7月16—22日,河南、安徽两省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75万群众被洪水包围,周恩来亲自召见空军的领导人,布置抗洪救灾任务,并特别强调:“空投救济物资时须注意及时准确,又要注意安全。”42以上事例既反映出了周恩来对灾区群众的关怀,又反映出了他对人民空军的信任。近半个世纪以来,人民空军积极参加了几乎所有较大规模的抗洪、抗震、抗雪、灭蝗、灭火等救灾活动。

人民空军参加抢险救灾活动,不仅保护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同时也使空军部队得到了全面锻炼,是和平时期加强军队革命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人民空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听从党的指挥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周恩来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他反复强调:“我们军队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使它成为一支既有高度军事素养又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革命军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43周恩来在空军建

相关阅读

  • 9.13事件
  • 誓死捍卫 4名解放军官兵在边境冲突中牺牲
  • “99.13事件13事件”后周恩来对空军问题这样说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ss/19340.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