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伊利蒙牛半年报背后

jason2021-10-05 00:21:267788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卢九财经

毛利的减少、低温奶的普及以及乳制品细分的火热轨迹,都迎来了以常温奶为主的乳制品市场的新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新鲜”“优质”乳制品的青睐,低温高端液态奶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全国范围内乳制品企业对优质奶源的竞争进入“刺刀时代”。

在2021年半年报中,一向“几喜几悲”的股市迎来了34家上市及上市乳企业绩的全面“浮红”。

财务报告是行业的晴雨表。上半年乳企良好成绩单的背后,一方面是疫情客观上提升了消费者的健康观念;另一方面,消费场景升级后,各乳制品细分行业也迎来新一轮增长。

卢九财经梳理半年报发现,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乳业公司“双雄”在常温下依然牢牢控制着液态奶主流市场,但随着消费者对“新鲜”“优质”乳制品的青睐,低温、高端液态奶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奶酪成为乳企细分市场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虽然乳业呈现出“强者永远强”的趋势,但随着优质分布式奶源的需求和冷链物流配送低温奶的普及,曾经被划片对待的区域性乳企也借此机会,在乳企“两大英雄”中找到了生存空间。已经看到趋势的大中型乳企也在展开“奶源争夺战”,利用雄厚的资金“攻城战略”,对冲原料奶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

奶源之战迎来“刺刀见红”。

1业绩上升,毛利下降。

随着乳企披露半年报的结束,今年上半年还公布了34家上市及挂牌乳企的成绩单。这是一份引人注目的成绩单。——34家乳制品企业无一亏损。伊利、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和中国贺飞实现营收超百亿元。除均瑶健康、北门美()等6家乳企净利润下滑外,其他乳企收入也实现正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畜牧公司的表现相当抢眼。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乳企中,四家上游乳企,即尤然牧业、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赛科之星(),占据四席。其中,尤然牧业以9.35亿元的净利润排名第四。

但客观来说,由于去年一季度疫情的影响,不少乳企业绩大幅下滑,财务报告基数较低,也导致今年上半年部分乳企净利润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从销售毛利来看,包括伊利、蒙牛“双雄”在内的十几家乳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毛利下滑。

比如伊利2020年半年报,销售毛利为%,而2021年半年报显示销售毛利下滑至%。蒙牛乳业2020年半年报中,销售毛利为%,2021年半年报也显示销售毛利下滑至%。

对于毛利的下降,很多乳品企业将其归类为原奶的上升。

蒙牛乳业在半年报中提到,由于原奶价格同比上涨,毛利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至38.2%;今年上半年,新乳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生鲜奶价格同比上涨。

如何对冲生牛乳上涨的风暴?所有乳企都选择了股权合作或长期业务合作,加强对奶源的管控。

9月7日,新乳业()宣布将持有澳亚集团5840万美元的战略股权,持股比例为5%。同时,它签署了一份奶源供应协议,即b

2021年乳企半年报反映出,乳业的发展空间离行业天花板还很远。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乳制品因其独特的健康属性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这也增加了乳制品的渗透率。据中国商业智能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乳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2301.45亿元,同比增长14.38%;利润总额194.93亿元,同比增长49.17%。

与此前市场上常温液态奶的“一大家子”相比,消费升级也催生了新乳制品品类赛道上的“百花齐放”。

常温奶领域迭代升级。

:截至报告期末,伊利“金典有机纯牛奶”、“金典低温鲜奶”获得有机认证和GAP一级认证,“金领”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专利已达到70多项;蒙牛春珍品牌在上半年推出了全新的黄桃藜麦产品,蛋白质含量更高,白糖含量更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乳制品细分正在加速。

蒙牛曾大举投资“第一奶酪股”,如今正成为“业绩牛”。妙可蓝多成为今年上半年营收增幅最大的乳企,奶酪板块毛利率的提升也促进了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提升。在超市渠道,有很多新兴品牌,如奶酪博士、杰斯丁、何润、陈大师等。

有研究机构认为,疫情期间,需求推动消费者偏好“新鲜”“优质”乳制品,低温高端液态奶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这种说法也体现在很多乳企的布局思路上。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等多家乳企更加重视生鲜乳业务,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此外,通过新渠道“出海”,通过线上名人的身份“出道”,很多细分品类的乳制品也摆脱了传统渠道的束缚,实现了快打快退。“新兴渠道不仅可以降低渠道试错成本,还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客观来说,加速了乳制品细分品类的快速发展。”河南省食品工业研究专家贾洪海告诉卢九财经,这也是很多创新型中小乳企的原因。

,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窗口期。

03竞速低温奶,中小乳企还有机会?

事实上,从半年报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乳企原奶涨价带来的毛利润下降,亦或是奶制品细分品类的百花齐放,都离不开优质奶源这一上游核心资源的竞争。

尤其是随着低温奶红利释放,各家乳企在财报中也表达了对低温奶布局的渴望,也让奶源争夺战或将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低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各大龙头乳企都在加码高端低温产品,对优质奶源需求更大。”

一业内人士告诉陆玖财经。

据了解,低温奶的保质期需求及加工工艺,无法做到常温奶的产销分离,而是要求以“奶源地为圆心,冷链为半径”进行区域产销。

随着低温奶赛道火热,也迎来了监管部门的强化监管。为方便消费者识别低温短保乳制品的食用期限,市场监管总局今年6月初公开征求意见,对保质期不长于14天的巴氏杀菌乳和保质期不长于30天的发酵乳,拟要求在标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基础上,额外增加食用期限提示。

在业内看来,当前技术水平下,低温鲜奶的覆盖半径往往不超过300公里,这为划片而治的区域乳企迎来利好。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光明乳业在全国巴氏奶市场份额近40%,位列第一。其他巴氏奶品牌主要分散在各区域,如四川新希望、北京三元、辽宁辉山、黑龙江完达山等。

不过,乳企“双雄”显然不想缺位这条赛道。

今年10月底,蒙牛和可口可乐合资打造的“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二者欲合资打造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去年年底,伊利集团金山分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伊利好鲜奶”发布3款低温鲜牛奶(巴氏奶)新品,此举被业界视为伊利在低温鲜奶领域布局提速。

大势所趋,也让各大乳企加快了对上游奶源的全国布局和争夺步伐。

今年3月,光明乳业发布定增方案,募集资金投资在安徽、宁夏、黑龙江三省建立四大自有牧场,其称将有效提升公司奶源自给能力。新乳业方面,收购主打特色酸奶饮品的“一只酸奶牛”,也将与现有低温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我们不难预见,未来乳企向上游扩张趋势日趋明显,全国各地优质奶源走势也更加产业化、集中化。

总而言之,半年报中,各大乳企发力的低温奶赛道和细分赛道,留给了中小乳企一些加速奔跑的“窗口期”,但这些领域注定是一场考验研发耐力与持久投入的马拉松战。

占据地利优势的区域中小乳企,更应该从行业趋势中,多思考未来的道路。

相关阅读

  • 蒙牛“倒牛奶”事件的无奈 蒙牛真的无辜吗
  • 客观蒙牛伊利牛奶事件看待蒙牛伊利奶企事件
  • 伊利蒙牛半年报背后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sports/19075.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8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