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花园口决堤事件

jason2021-10-08 03:33:3774122

武汉作战地图(来源:《抗日战争地图集》)

日军第119号《大陆生活》:“1。大本营试图在初秋占领汉口。2.华中派遣军司令在长江、淮河前线一个个向前推进,占领领土,准备下一场战斗。华北指挥员要保证占领区的稳定,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特别要求扫荡占领区内的残敌。此外,为了配合华中派遣部队的作战,牵制北方的敌人,还要准备一些作战。”(9)

日本海军和空军的优势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日本陆军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沿着平汉路南下必须配备大量的士兵来支援后勤线。

爆破花园口根本没有耽误日军的时间的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后日军没有立即进行武汉会战的根本原因是兵力不足,需要国内军队补充中国。

第一,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抵抗对日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第二,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使日军为了维护沦陷区的稳定,决定不从华北抽调兵力。

即使日军第2军没有受到水障的阻碍,在日军大本营没有决定进攻武汉,其新扩编的10个师没有被派往中国并进行调整部署之前,日军第2军也不可能单独进攻武汉。整个徐州会战以来,共有7452人死亡、病死、受伤。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军阻止华中、华北两军各师回国,还计划增派40万兵力和24万新兵团。(10)

日军在武汉动用了25万兵力。战斗中又补充了四五次,投入总兵力约30万。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无法再进行淞沪、徐州、武汉这样的大规模战役。

第三个问题是当时有多少水?当时日军在洪水中被围困在第14集团军的记录中。“根据北芷娜军队的计算,6月9日至6月15日的流量只是被淹没区简单剔除,计算结果确实是:水深平均大致1米(军事机密39号),水流没有那么快。被隔离在中牟市的日军也在水深约1米的水中逃生。但16日水位升至最高时,在中牟,水势已接近城墙上端1米(14师史第250页)。由于情况和地点不同,有些地方很危险。不难想象婴儿、老人、病人等弱者的悲惨处境。”

农村地区完全浸在水中。1938年,日军拍照。

看看当时报纸是怎么记录的。路透社6月19日通过电报称,“目前的黄河洪水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

003010这样描述黄河泛区人民的悲惨经历:“泛区居民因为事先一无所知,猝不及防,堤防突然崩塌,激流随之而来;田璐,付自来水费。当时汹涌而动,哭声震天,悲壮而痛苦,其实并没有忍住。在爬树、登民房、浮木船、侥幸脱险之间,他们只覆盖了余生,大部分人衣食无忧,灵魂发呆。它的移民,被饥饿和饥饿所迫,被疾病侵袭,常常横尸在路上,填在深谷里,只剩下几个。幸运的是,如果你能逃脱并到达彼岸,你们都将九死一生。你不会淹死鬼魂,而是成为难民.正因如此,卖儿女的现象屡见不鲜,难以分离。但是,人和城市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求卖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孤独而广泛,荒凉而悲惨,几个疑惑没有复活!”

1938年6月28日《豫省灾况纪实》报道:“后

岔口属于中牟县。起初水量很小,后来汹涌冲开缺口两三百米,分成四股,流了十几里,与花园口的水汇合。水势越来越湍急,导致全县三分之二的地方下沉。目前,中国西北沙窝有3000多名难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开封,他们已经流亡海外。小镇很小,粮食库存不多,草根的树皮已经消耗殆尽.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救助被水困在村庄里的难民,尽量将他们转移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避免大洪水来临时全部葬身水中。就难民人数而言,就目前的统计来看,郑州2万,中牟12万,尉氏等县无法统计。"

根据《河南省战时损失报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吕敬之)统计: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县受灾,造成人员逃离,经济损失1亿元。在这场人为灾难中,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44个县市在5.4万平方公里内被完全摧毁,125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在洪水中丧生。

淹没区域按照《大公报》华北陆军制作。

一个国家的政府用水而不是士兵淹没肥沃的土地,导致无数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这总是不合理的。

6月9日上午,程潜致电蒋介石汇报水情。晚上继续报道放水情况,并指出:“这里已经拟定了对外宣传。大意是,敌人占领开封后,他继续在西部犯罪,在中牟浴血奋战了几天。由于我军誓死抵抗,阵地稳固,敌人始终没有成功,于是我们在中牟以北的黄河南岸挖大堤,企图破坏我军阵地,淹死我军。”11日,蒋介石发电报给程潜,指示:“(一)要向民众宣传敌机炸毁黄河堤防。(2)要详细调查洪灾情况,将其作为前线阵地障碍,完善我军部署和防线。(3)一线各部门必须配合土建部门筑堤引水东南入淮河,确保平汉线上的交通。”(11)没有考虑洪水下的人民,只考虑如何逃避责任,阻止日军。

基于此,国民党中央社迅速展开宣传攻势,宣传日军如何炸开黄河大堤,给我造成重大损失。1938年6月11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出第一份电报,报道日军打开黄河大堤的消息。“敌人9日在中牟附近猛攻我军阵地时,由于我左翼根据黄河进行了强烈抵抗,敌人继续用飞机和大炮轰击黄河大堤,造成决口和洪水泛滥。

形严重。”

随后国民党各大报纸纷纷谴责日寇的暴行。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华日报》也发出“犯新郑之敌已击退,暴敌仍到处决堤,中牟、白沙大水,数万灾民机郑。”

6月13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招待各国驻武汉记者,介绍近来作战情况及日军炸毁黄河大堤的经过情形,谴责日本“狂暴军部竟以人力来帮助黄河为害,以淹没我前线士兵和我战区居民。这惨无人道的行为,真可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日军的反驳予以回敬:“惯做欺骗宣传,还不知忏悔,还在广播的消息中,在新闻纸上,把决堤毁堤的罪行,竟移驾到我们身上来,说是我们自己毁决的。”头一次感觉小鬼子也挺冤。

1938年6月14日《申报》香港版陈诚记者招待会披露日军“决堤”暴行报道

32军军长商震电令新8师用炸药将决口处的小龙王庙、房屋、大树炸倒,伪造日机轰炸黄河堤坝的假象。新闻记者要求采访,新8师又伪造了一些材料,弄了一个假现场。雇佣2000多民工、新8师夜参加堵口,6月21日,又进行了一天的“演习”。

22日记者来到决口现场,新8师按照预先准备的材料念了一遍,军民煞有其事的装作堵口。有的记者问:为什么日军飞机从兰封轰炸100公里外的花园口?堤岸有20米厚,为什么炸弹坑只有一米?6架飞机投弹为什么都能投到一点?国民党中宣部的人支支吾吾应付了一阵就跑开了,他怕时间长露馅。

第四个问题,是否如蒋介石说的,炸开花园口“又在淹水一帶的以西地区,在此后的六年之间,得以一直未许日军侵入。”根本原因还是日本兵力不足,攻的下来但是没人守(日军抗战期间很多攻势都是如此)。

又如1941年,日军第35师团为策应长沙会战,以5个步兵大队、3个骑兵大队于10月2日强渡黄泛区,10月4日即攻占郑州;1944年日军发动“1号作战”的豫中会战,其第12军第17师团于4月17日由中牟强渡黄河,19日即占领郑州,仅30多天就攻占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及豫中地区。

水障根本没有阻止日军南下的脚步,再看看洪水究竟给日军造成了多大的伤害。黄河决堤出乎于日军预料。突入豫东的日军有的因给养不足、有的因被伤病被日军抛弃,还有被中国军队歼灭的,日军只好做出“停止追击,集结于泛滥地区以东”。(12)也就是决口花园口确实起到了避免第一战区主力被歼灭的命运。

东史郎作为第16师团20联队的上等兵,他的日记记载了从河南尉氏到安徽蚌埠的遭遇,6月27日,“即使是那种乍一看上去值得信赖的人,一旦遇到利害关系,也表现出强烈的自私。……士兵们一发现一点食物,就像猫叼着鱼躲到角落里那样,独自享用。”当地农民还看见日军向伤兵身上浇汽油烧死。

日军第十四师团除一部向东南退却,有1500人余人被困于中牟,被刘和鼎军歼灭。日第16师被困于尉氏一带被张自忠军歼灭日军一部。由于日军有空军优势,向被围困洪水中的日军空投粮食和船之类的,真正死于洪水的日军不是很多——围困在洪水中的日军第14师团统计,洪水一共淹死三人。

其实国民党政府很早就已经做出了日军战略进攻方向的判断,并已加以准备。1937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就做出了日军下一步进攻方向的判断,《对武汉附近作战之意见》供统帅部参考,其内容就不多说了。

1938年5月20日,日军占领徐州的第2天,军事委员会就已经从上海方面得到情报,说:“日军可能分三路进攻武汉:“华北军出信阳南下,华中军出六安、安庆西进,海军朔江而上”。“无休息整理意,海军业已发动轰击我沿江阵地。沪部可谓半个月内抵汉”。

29日又得到天津方面的情报(日本特务机关得到的消息)说日军:“今后对华作战计划,以武汉为目标,即将开始其对武汉攻略之外线作战”。李宗仁将军在其回忆录中提到日方的情报人员为国民政府秘密传递情报,“何益之君(化名夏文运)原为日方的译员,嗣经我亲自接洽而担任我方在敌后的情报员。抗战爆发后,何君即以为敌工作作掩护,并以其个人多年来培植的友谊,与反对侵华的日本少壮军人领袖和知鹰二等相结纳,由和知君等供给最重要的军事机密。

何君并在日籍友人私寓内设一秘密电台,与我五战区的情报科通讯。其情报的迅速正确,抗战初期可说是独一无二。所以关于敌军进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围攻武汉的战略及兵力分布,我方无不了若指掌。其后应验也若合符契。”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掩盖自己扒开花园口的真实目的。

行文到现在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决堤花园口成果就是保留了十几万国军第一战区主力军队,后面的追兵不到两万日军。第一战区司令程潜也感觉此事重大,反复请示才得以派人炸堤。主力是保住了,但那些葬身鱼腹的老百姓呢?如果将这些葬身鱼腹、流离失所的百姓组织起来抗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作为交战的双方,最大的输家是因为洪水葬身鱼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我们结合当年日本的报纸来看:

(浊流湍急的水灾之中皇军以必死之心继续着救助工作,由于(敌人)极其非人道的使黄河堤坝决口导致的水灾。尽管皇军勇士们以必死之心努力救助,但还是造成了十万多灾民被夺去了房屋,食物,乃至生命。街巷化为了人间的阿鼻地狱。然而亲眼看到我皇军予以妥善救助安置,并不敌视支那良民。当地的居民投以感激的目光。这张照片是同水魔战斗的皇军勇士们。《东京朝日新闻社》1938年6月16日早报图片来源于日本网站)

正在打捞牲畜尸体作业的日军

黄河改道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果很多年后都难以改变。人为改变当地的环境,造成局部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气象灾害频发。花园口决堤将黄河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区,人们将其简称为“黄泛区”。

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回流倒灌,淹没农田,洪水过后蝗灾复至,地表突兀凸凹,到处沙丘堆移,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

由于溃决黄河的主流的水量减少了,据说连日晴天就成了无水河,化作沙漠之类的景象了。1940年《东京朝日新闻社》报纸

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始终说花园口决堤是日本人飞机轰炸所致,在其有生之年只字不提,

放水淹自己治下的百姓确实说不过去。《蒋总统秘录》是蒋先生生前接受采访编辑,死后得以出版。

如果一件事向坏的一方面发展那么它就会向坏的方面发展。这就好像哪个著名的“钉子”: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花园口决堤事件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1939年,河南日军试图在其占领区修复堤防,但是效果有限。而国军在抗战期间以水代兵数次决口黄河堤坝,以阻挡日军。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1月,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将重建堤防的工程设备运到河南。

由于旧河道地区由中共控制,新河道地区由国民政府控制,修复堤防使黄河回旧河道的工程计划引起国共双方争执—其实国民党就是想借机淹没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在抗战期间积极修理决口的堤坝,变黄泛滩为良田,“不真去看看黄河故道,很难想象它的可怕。由于堤坝的破坏、增补,许多段河身高出地面一丈二到两丈,俗语所说的这种“悬河”,全是过去统治者只治标不治本,徒斤斤於“九仞之城”的结果。

防险的石壩大多已经坍塌,在积沙的河身上矗立著一座座骇人的淤滩……这样大的工程,短期内是绝对不能完成的。在冀鲁豫境内的河身共长一千四百二十六里,如果完全修好,至少需筑一千五百万土方,用人工二千三百三十万个——可怕的数字。

但是,沿著黄河故道走一遭,你同時能够看到民主政府和群众力量的伟大。自从这里成了解放区,过去因洪水泛滥而逃亡在外的人们都回来了。群众在民主政府领导与扶植下,垦荒植树,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現在广袤的河滩里,点缀起一片片油绿的麦田,麦田中间是被杨柳树拱卫著的村庄,街道整齐,房屋宽敞,显然是有计划的建造起来的。如果归于故道我们的劳动成果将重新被洪水淹没!”(13)

1946年5月18日,国共就修复花园口大堤达成《南京协议》。1946年7月22日,周恩来在上海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签订《上海协定》。1947年3月15日,国民政府进行的花园口堤防修复工程完工,并于5月4日在花园口举行典礼庆祝黄河合龙。解放战争期间国军也曾经试图决口黄河淹没解放区。

毛泽东视察黄河

解放后人民政府又多次加以修复黄河大堤,专门成立黄河水利局。治理黄河的工人、农民曾作为劳动模范被毛泽东主席接见。

蒋介石决口黄河不惜千百万百姓的生命去保住第一战区区区十余万人的根本原因,用毛泽东的话说:“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爱民’,是为了从老百姓身上取东西,是为了剥削,所以,反动统治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14)一语道破。

新中国刚刚成立后毛泽东得知淮河发水,百姓爬到树上躲避洪水被蛇咬伤,彻夜未眠,当即做出根治淮河的批示。

一个政党把人民当做炮灰、纳税的工具;一个政党把人民当做建设社会的主人,这决定了两个政党在中国未来的命运。

从萨沙《花园口事件的“学界统一观点”》,考花园口决堤事件五大真相

3.花园口大堤决口实际军事价值之争。

在讨论花园口决堤的必要性时,军事价值是主要原因。但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一致认为淮河洪水是大堤决口后造成的,致使日军以主力沿淮进攻大别山北麓,却被迫以主力沿长江进攻武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军进攻武汉的部署,但也是有限的。

最重要的是阻止敌人西进进攻陕西,延缓日军进攻武汉时间,改变路线。这三种说法不仅来自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还来自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5页。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中国共产党历史》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4页。蒋纬国主编:第5卷,《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曙光文化公司,1978年等。可以看出,这三种说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一些学者认为,日本停止西进实际上与银行破产无关。早在1938年5月21日,日军大本营就指示:“一、扩大徐州会战的战果,将止于兰丰、桂清、永清及蒙古连接线以东。第二,华中派遣军司令要使参加徐州会战的部队继续沿津浦线扫荡,务必尽快转向潭河以南地区(包括它)。不过第13师可以部署在蚌埠以西的淮河上,预计会转到第2军。第三,华北方面军司令要以二方面军两个师左右为基本单位,随着华中部队的转移,沿津浦线由徐州南至淮河。”。同一天,大本营发布如下决定:“第一,要打跨兰丰、桂清、永城、蒙城、正阳关、六安等线,必须经过批准。二、华北军与华中调度员的作战区域边界为阜宁、泗州、南平镇、蒙城、颍州的连接线(该线属于华中调度员)。随着华中部队南下,华北方面军命令第二方面军占领徐州以南的金浦线。"

但不管大本营的决定,华北方面军于6月2日将第14师划归第2军,并下达了追击兰峰以西地区的命令。当日,2军命令第14师追击中牟,第16师追击尉氏,第10师进入沱城附近。第2军第14师、第16师进入中牟、尉氏时,华北方面军于6月6日发布《作命甲第三四号》号令,停止追击集结兵力。然而,6月9日,国军发布了挖掘花园口大堤的命令。可以看出日军停止西进,与花园口没有直接关系。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第2卷,第1卷,《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以及为武汉会战赢得宝贵的时间。根据1938年5月底大本营陆军部制定的作战准备,“华中地区于6月中下旬派兵占领安庆,为以后的作战做好了准备。”“6月底,第2军(7月底前约2个师划归华北方面军指挥)转入华中派遣军,增加第13师沿淮作战”。5月29日,大本营下令:“华中派遣军司令以一个单位占领安庆附近”。6月1日,调度军命令第6师在合肥附近出发,从南面攻占安庆,并命令波田支队配合海军将安庆攻占回江。6月3日,日本海军下令“中国舰队司令应协助陆军占领安庆附近”。波田支队于6月7日从镇江乘船,集中在芜湖下游后,在海军警卫和领航员的带领下,于6月10日返回江西,于12日3时在安庆东北岸登陆,随后于当日进攻安庆,13日占领安庆。在支队进攻安庆期间,第六师主力在合肥集结于莒县

1938年7月4日,华中派遣部队根据《大陆命令第119号》大本营进行调整部署。第2军隶属华中派遣部队,组建新的第11军。至此,攻下武汉的战役准备工作完成。以上都是日军在6月9日花园口河决口前进攻武汉的计划和行动。由此可见,日军完全有计划、有安排地完成了进攻武汉的作战准备和实施。由于花园口的决口,进攻武汉的时间没有变化,也没有延迟。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第2卷,第1卷,《大陆指第161号》。

认为花园决口改变了日军最初沿平汉路南下进攻武汉的观点可能不存在。根据1938年4月日本陆军部制定的进攻武汉作战计划,设想一军沿平汉路南下,一军沿长江进攻。但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和八路军在华北的游击战,大量部队受到牵制,给部队运输和物资供应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日军决定主要沿淮河和长江进攻。据此,大本营在5月底制定了作战准备计划:“一是华中地区于6月中下旬出兵占领安庆,并为未来作战做好准备。安庆被占领后,组建了隶属于华中派遣军的第11军,沿长江作战。二是华中调度员再派13师占领寿县、正阳关、六安,然后做好未来作战准备。6月底,第2军(7月底前约2个师划归华北方面军指挥)转入华中派遣军,增加第13师沿淮作战。第三,华中派遣军应为直接支援两军前线的飞行团分别在安庆、寿县附近设立基地,并在蚌埠、泸州附近的空中轰炸单位设立基地。第四,华中派遣军应在安迎和寿阳、正阳关和六安附近建立两军前线的供应基地。

1938年6月18日,日军大本营于6月18日发布《大陆命第133号》:“一、大本营准备在初秋攻占汉口。第二,华中派遣军司令要在长江、淮河前线一个个向前推进,占领领土,准备下一次战斗。第三,华北军司令要保证占领区的稳定,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并具体要求扫荡占领区内的残敌。此外,还需要协调华中地区调兵遣将的作战,而要牵制北方的敌人,就要做好一些作战准备。”8月22日,大本营发布了关于华北军协同作战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确规定:“华北方面军不得越过黄河及黄河汜水地区进行作战”。

6月20日,华中派遣军派作战主任到东京与大本营联系作战问题。7月5日,该主任参谋将联系结果带回南京,“明确了汉口作战的目标是攻占要地汉中作战的主攻部队为第11军,主攻方面为扬子江沿岸”。可见日本大本营在制定,实施攻击武汉计划时,就一再否定了以主力由平汉线南下武汉的主张。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再加上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影响。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第1分册。

另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修防处主任陈慰儒回忆:“我同朱镛(黄委会总务处长)等在6月1日下午即往郑州长官部见程潜月(旧历)晒河底,说明现在正是河南枯水季节,流量很小。就是掘开黄河大堤,流量小,水流分流,也阻挡不了敌人。但是大堤掘开以后,口门逐渐扩大,难以即堵。汛期洪水到来,将给豫,苏,皖三小人民带来无穷灾难”陈慰儒:《河南文史资料》第4辑载《黄河花园口掘堤经过》。可见早在1938年6月初,黄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就已经向程潜提出反对。这一建议程潜是否转呈蒋介石,不得而知。

综上,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黄河决堤的初衷是万般无奈的。否则,蒋早在徐州会战就可以掘堤。而不是在非常不利的兰封调集15万“精锐”,与日军机械化兵团决战;结果却是“千古笑柄”。更令人唏嘘的是实际的价值不及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而有限的价值也只是暂时的。

但不可否认直到1939年,胡宗南集团才进入陕西。国军才有御敌之兵。虽然日本战史据称在黄河掘堤前,华北日军确实无进攻郑州的计划。但武汉会战前和后,华北日军存在可能分兵攻击郑州。国军当时也无力阻挡。到那时,将真正威胁陕西门户。苏援最重要的交通命脉陇海线及平汉线郑州至武汉段,将被彻底切断。军事作战讲究要预防任何可能,而黄河决堤后形成的水障,确实起到了预防了这种可能性的作用。花园口决堤三年后,日军才攻陷郑州。1944年豫中会战,国军再次惨败。日军直叩潼关,在胡宗南,汤恩伯集团的联手下,最终在灵宝挡住日军攻势。

相关阅读

  • 2021永利宝最新事件
  • 大事记盘点 这些你应该铭记
  • 花园口决堤事件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news/20179.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2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