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发洋奶粉事件改委约谈洋奶粉事件背后的几方博弈

jason2021-08-04 03:05:26101816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开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等6家国外奶粉厂商会议,了解乳制品进口数量、价格和生产情况。这篇文章首先由业内消息灵通人士披露,然后由相关企业证实。虽然国外奶粉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例行工作”,但国内几家奶粉厂商暂时没有接到采访通知,随着行业和媒体的不断关注,“涨价”的话题浮出水面。

事实上,从这次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现状,以及多方竞争的行业大格局。

发改委:敲山震虎是什么感觉?

业内资深分析人士认为,NDRC此时对外国奶粉的采访,实际上是在耍花招,含蓄地警告外国奶粉不要涨价。

在国家发改委约谈6家外资奶粉的同一天,日化行业外资巨头联合利华被国家发改委罚款200万元。处罚原因是联合利华此前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

此前与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完全一样,很多关于雀巢、澳优等外资乳企将陆续上调奶粉产品价格的消息。一些超市甚至声称收到了多份关于国外奶粉涨价的通知,涨幅在10%左右,引发了青岛等地民众抢购国外奶粉的消息。

对于此次约谈的目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约谈是一种沟通方式,不是行政干预,更不是干涉企业定价自主权。

不过,对于NDRC就“外资奶粉”接受采访的现实意义,大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对外资奶粉企业成本压力的“透彻分析”,也是对其再次酿造涨价的含蓄警示。

采访结束后,多美滋、美赞臣、澳优、雅培均在《新京报》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没有涨价计划,似乎印证了上述猜测。

国外奶粉:在默契中兴盛成“崛起”

2008年后,国外奶粉涨价越来越频繁,两年内出现了三次大的集体涨价。根据东方依格农业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08年以来,经过三轮涨价,部分国外品牌奶粉价格上涨了50%左右!

事实上,早在2005年就有报道称,国外品牌之间存在价格联盟,国外奶粉涨价“步伐整齐,口号统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品专家曾透露,国外品牌之间有这样的默契,一起提价对谁都没有坏处。原奶价格上涨时,奶粉涨价的原因是从宣传的角度成立的。如果你有钱赚,为什么不呢?

中国乳业资深专家王定绵曾表示,“国外品牌的默契是有的,但他们的做法更聪明。为了避免交叉涨价的嫌疑,他们每次都错开涨价。比如1月和2月,有两个奶粉品牌涨价。其他不涨,但7月到8月,会有两个奶粉品牌涨价。”不言而喻,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物价部门的监管。

简单地把涨价推到原材料成本上是不公平的。据调研公司统计,受访的6款海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40.1%。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显示,美赞臣毛利率为62.3%,澳洲毛利率为54.8%,比国产奶粉至少高出10%。然而,国内奶粉采用贺飞等先进湿法工艺的成本普遍高于国外奶粉。

所以,我们自然要问,国产奶粉涨了吗?

国内乳业价格尚未出现波动

在中国奶业协会的领导下,包括贺飞、伊利、三元在内的35家国内乳企签署了不涨价协议,承诺不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以非法手段垄断商品价格。对于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中国奶业协会建议企业通过改善生产管理、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解决成本上涨压力,从而获得合理利润,保持乳制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同时,奶业协会的提案还要求乳制品企业善待奶农、消费者和同行,杜绝各种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努力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长远发展。

诚然,国产奶粉一直在努力。在2010年的几次涨价潮中,国产奶粉并没有大幅涨价,反而加大了促销力度,用各种真金白银和实惠奖励新老用户。此外,以贺飞为代表的国内大型乳企开始自建牧场,通过自身对纯奶源的管控,保障奶粉的安全质量,为寻求优质优价奶粉的消费者起到了“安心”的作用。

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在经历最严格的乳制品审查时,国产奶粉积极更新设备和技术,投入巨资应对新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由此,贺飞、伊利等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也成为首批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中,贺飞乳业大规模更新了全球领先的顶级检测设备——丹麦福斯全自动牛奶成分分析仪、美国沃特世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质谱、安捷伦气相色谱等。利用这些设备,贺飞对鲜奶、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了24小时跟踪检查,检查程序25道,检查项目203项,对奶源、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流通销售等进行了严格监控。使产品质量指标完全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达到了为企业自检的目的。设备更新后,国内奶粉未见涨价趋势,消除了此前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转移成本”的担忧。贺飞负责人表示,“提高质检能力增加的成本,应该已经被企业吸收了”。

以奶粉行业龙头贺飞乳业为例,除了升级硬件设备、加大投入外,还投入巨大的科研力量,对婴幼儿奶粉高端产品和细分产品发起冲锋。最近,贺飞樊菲的新3区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其专为1岁以上宝宝开发的新产品,是最适合中国宝宝的专属营养品。更可喜的是,投入产品研发的巨大人力物力和原材料成本并没有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与国外同档次奶粉相比,樊菲新三段在性价比上仍有优势。

>

总之,在这场乳业博弈大棋局中,损害终端消费者利益的博弈方绝对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那么谁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价格等诸多因素,让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相关阅读

  • 大事件!央视最新调查洋奶粉不达标,你家肯定有!
  • “洋奶粉”出事 你家肯定有
  • 超五成人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人盲目追捧洋奶粉
  • 新西兰毒奶粉事件令洋奶粉的神话破灭
  • 洋奶粉沦陷 洋奶粉质量遭遇大“烤”
  • 洋奶粉事件
  • 洋奶粉沦陷 洋奶粉质量遭遇大“烤”
  • 新西兰毒奶粉事件令洋奶粉的神话破灭
  • 发洋奶粉事件改委约谈洋奶粉事件背后的几方博弈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news/1778.html

    洋奶粉事件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6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