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中印边境对峙事件

jason2021-09-20 13:20:398758

中印边境西部的紧张局势已经持续了时间一段时间

6月6日,在两国武装人员在班公湖北岸发生肢体冲突一个月后,由印度第14集团军司令中将哈林德辛格率领的印度代表团来到“实际控制线”东侧的莫尔多边境人员集合点,与中方进行了高层军事对话。

003010透露,会谈最早是由印度提出的。据报道,双方的会谈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黄昏。

印度外交部7日发表声明称,会议是在热烈、积极的气氛中举行的,中印双方同意根据多项双边协议,“和平解决”当前拉达克东部边境问题。

(针对中印边境地区局势相关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6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证实,6日下午,中印两军在莫尔多边境交汇点举行指挥官级会谈,就解决近期边境事件、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等问题进行磋商。华春莹表示,双方同意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防止分歧升级为争端,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目前,中印边境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可控。双方都有意愿和能力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据“今日印度”网站报道,在周六的将军级会议之前,两军地方指挥官进行了12轮谈判,但没有产生实际结果。然而,6月5日,两国通过视频进行了外交对话,确认同意通过和平讨论解决分歧,同时尊重彼此的敏感和关切。

103010援引印度媒体报道称,周六的会谈在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举行,主要内容是讨论结束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对抗”,并从实际控制线附近“撤军并拆除武器装备”。

外媒也在关注,召开此次会议,认为事件暂时得到缓解,说明中印边境危机处理机制发挥了作用。103010的标题是:喜马拉雅“斗殴”事件后,中印边境对峙走向和解。

此前,特朗普试图“调解中印边境争端”,但印度方面拒绝了他。据《印度时报》报道,一位匿名的印度官员透露,印度并不急于解决边境的紧张局势,我相信中国也不着急。这位官员预测,中印边境西部的对峙可能会持续几个月。

今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4月1日,双方高层领导人刚刚互致贺电,两国也在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因此,边境频繁的肢体冲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相关问题涉及面广,短期内难以解决几乎是必然的。

一些曾在班公湖担任指挥官的前印度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建议,双方就争议地区的“无巡逻区”达成协议,或者通过两国军队的无人机和其他航空资产在这些地区进行巡逻。

对于不熟悉中印边境地理的读者来说,要理解这样一个“遥远”的问题,可以从一个湖泊、一个河谷、一个直管区出发,构建一个关于中印边境西部争议的想象空间。

守护班公湖的安宁。

隶属于印度内政部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与中国士兵在班公湖地区作战,涉及风景如画的湖泊、山脉、军车、船只、直升机,盯着眼睛、拳头、受伤。

班公湖是一个东西向的江湖。这个15公里长的湖最窄处只有5米,最宽处只有6公里。它的形状像“冬虫夏草”,有人说像“回旋镖”。

这个“半咸水湖”冬天结冰,非常适合

班公湖是中国西藏日土县与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湖泊,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班公湖最有趣的是整个湖东浅西咸。中国日图县400多平方公里的湖水是淡水湖,而克什米尔的湖水是咸水湖。湖中有10多个岛屿,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鸟类来到这里栖息繁衍。

对于游客来说,如果你在印度旅游,想看以《环球时报》高潮著称的湖泊,只能进入距离湖泊7公里的村庄。事实上,直到1999年,印度根本不允许游客进入班公湖地区。即使在今天,游客仍然需要从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副专员办公室获得内部许可。

中印班公湖地区的冲突大多发生在有争议的湖泊部分。

湖的西部,长约40公里,实际上在印度的控制之下(印控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其余大部分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在两者的交界处,地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大弯”。

在拉达克,“班功”是指宽阔的凹面;在藏语中,班公湖被称为“阔蒙拉人波”,意思是“长颈天鹅”。

班公湖经常上新闻。最著名的是2017年8月19日东朗(位于西藏亚东县,南部与不丹王国接壤)对峙期间开始病毒传播的一段视频,记录了两国士兵在湖边的混战3354,包括拳打脚踢、投掷石块、使用棍棒和钢条。

就其而言,班公湖没有太大的战术意义。然而,在1962年战争期间,距离南岸十多公里的楚舒勒河谷(现在印度军队驻扎的地方)是中国发动主要进攻的地方之一。

在北岸的“大弯”处,许多被称为“手指”的尖坡从荒山中延伸出来。从西到东,是“第一根手指”到“第八根手指”。

中国实际控制线经过“第二根手指”。中国士兵通常用轻型车辆巡逻到“第四指”甚至“第二指”,然后折返。如果他们被印度巡逻队挡在中间,会造成混乱,因为道路非常狭窄,车辆很难掉头。

印度徒步巡逻,在5月份紧张局势发生之前,他们可能会走到“第八指”。

多年来,即使在和平时期,对于纵贯该湖的实际控制线的位置的感知差异,也使得地盘之争成为家常便饭。

5月5日晚上和6日早晨,中印武装人员之间的冲突,发生在“第四指”与中方设有哨所的“第五指”之间。双方巡逻队随后“脱离接触”。

之前,双方早已有完善的使巡逻艇“脱离接触”的步骤。

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在发现另一边的船只驶入己方水域后,本方将派出相等数量的船只来应对。船停在相距约6米的地方,两边都将横幅解开。这两个横幅都是红底白字。

比如,中方用英语和印地语写道:“您在中国内陆水道中。”印方则写道:“你在印度水域。”

然后,各个船只上的巡逻队长使用扬声器,向对方喊出同样的信息。如印度巡逻队长使用口译员,用普通话将消息传递给中国巡逻队。僵持状态持续约10分钟,双方会要求抬起横幅

双方随后又展开另一组标语,上面写着:“为了和平与安宁,我们回到我们这边,我们相信你会照做。”然后,船驶离并返回各自的一边。

但是,如果其中一艘船突然开始采取激进的举动,例如试图进入对方水域,那么,对方一艘船将先追逐它,然后围绕其高速旋转。这种战术被称为“漩涡”,经常被中方采用。

巡逻船艇编队水兵巡逻班公湖,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水上中队赶在湖面冰冻之前,加大对各点位的巡逻执勤力度,以确保边防安全稳定

在海拔高达4250米(比拉萨高出600米)的这一国际湖泊上,按照既定的机制,避免争端升级,维护班公湖的和平与安宁,这是两个有核武器的跨喜马拉雅邻国之间一项非常严肃的事。

相对于没有标记物的水面,湖边的道路和营地,更容易引起大动肝火的纷争。导致5月份数百人在湖边拳脚相加的深层因素之一,便是中国坚决反对印度在班公湖周围的“手指区”铺设一条关键道路,单方面改变边境地区现状。

虽然201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印非正式峰会,为类似洞朗对峙一类的冲突设置了解决分歧的指导方针,但在敏感地区拓展基础设施和军事营地,也一直是双方各自的优选动作,想通过谈判“恢复原状”并不容易。

这对于班公湖来说如此,对于其北边上百公里外的加勒万()河谷,同样如此。

加勒万河谷的修路意图

班公湖群殴事件之后,中印边界锡金段的纳库拉地区,5月9日发生了类似的肢体冲突事件。事件随后在当地层级得到了解决。

近一个月来,中印双方在好几处边境地带增加了军人数量,或升级了军事设施。印方除了往拉达克东部和锡金北部增兵,也向位于“中印争议边界中段”的北阿坎德邦(东临尼泊尔,西与喜马偕尔邦为邻,南接北方邦)派遣了更多的部队。

在中印争议边界西段,近期趋于紧张的除了班公湖北岸,还有另外4个地点(包括位于中间的基阿姆温泉)。其中最南边的对峙地点,是南临喜马拉雅山地的德姆乔克。

最北边的地点,是北临喀喇昆仑山口的陶贝奥迪()。那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军用机场“前进机场(ALG)”,印度最偏北的军事哨所也在此地。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坐落于印度拉达克的陶贝奥迪(),海拔高达英尺

2013年4月,中印军队在陶贝奥迪对峙了三周。当时,中国部队部署了獒犬值守,也增加了帐篷的数量。

从陶贝奥迪往东南上百公里,可以看到加勒万河谷。长约80公里的加勒万河,水源来自喀喇昆仑冰川,向西汇入印度河奔腾的支流——什约克河。中方在加勒万河上游修了一座小型水电站。

相比南方的班公湖,加勒万河谷的出镜率不算高。不过,这次印方招惹中方的两个因素,除了在班公湖的修路计划,就是将一条255公里长的战略公路,通过一段新路与东侧的加勒万河谷相连,从而便于随时向加勒万河谷前线增兵。

凭什么这样猜测印度的修路意图?

加勒万河在中国境内水流湍急,可以用来发电。除此之外,看过加勒万河谷现场照片的人,都会意识到那里像月球表面一样荒凉,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印度官员说为了“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而修建了道路和一座60米长的桥梁(在靠近什约克河的地方跨越加勒万河),就近乎无稽之谈。

事实是,沿着加勒万河谷,可从印度一侧进入中国境内,因此该地区具有一定的战略走廊价值。1962年中印战争时期,加勒万河谷是“西线”战场之一,中国在那里痛歼了印度的王牌二战部队。

不过,加勒万河谷毕竟远离阿克赛钦腹地(阿克赛钦在地理上与拉达克连成一片,在中国境内分属于新疆和田县和西藏阿里地区),这里的海拔比班公湖地区高,作为运输走廊“通过能力”较弱,离G219国道有上百公里,并不适合远程用兵。

在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一名中国边防军人(右)与一名印度边防军人隔着边界的铁丝网值勤,乃堆拉山口连接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

印方计划在今年夏天,完成将战略公路与加勒万河谷印方一侧相连的任务。此举更多意在于加勒万河谷建立防御优势,而不是旨在长驱直入阿克赛钦。若要实现后一目的,印方可能会选择加勒万河谷以北的中方神仙湾、天文点边防站——那里地势比较平缓,便于组织行军,是进入阿克赛钦的真正要隘。

这次班公湖冲突后,中方加强了在加勒万河谷的军事存在,增加了帐篷营地。印方的T-90坦克、高射机枪、重型卡车与直升机,也在拉达克(列城附近)频繁出现。

印方的战略纵深和单兵战力远不及中方,还容易受到巴基斯坦的侧翼夹击,其企图通过加强公路机动能力,来提高威慑。从2017年开始,印方向在拉达克等地的印军工程兵,提供了各种新式挖掘机、新型山体切割机和筑路设备,准备大幅改善道路情况,特别是建设更多的小型桥梁、更多的快速道路。

现今在拉达克东部,一条255公里长的战略公路,计划将北方军事重镇陶贝奥迪,与南方靠近拉达克首府列城的达布克()、什约克()两地连接起来。这条简称为“”的战略公路建成后,从列城到陶贝奥迪机场的旅途时间,将从两天减少为6小时。

中方尤其关注印方正在陶贝奥迪兴建的一座桥梁的工程进度,对印方单方面改变的动作也做出战略的应对。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印士兵在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的紧张对峙只是表象,而印方在拉达克的“DSDBO”战略公路,以及中方在西部边疆非前线地带的战备调动,才是背后的关键。

既然边界西段是当前中印对峙的焦点,已被印度从印控克什米尔分离出来、升格为中央直辖区的拉达克,就值得我们去进一步了解。

拉达克风云再起

拉达克面积约占原印控克什米尔的45%,人口不到原印控克什米尔人口的5%,相当地广人稀;主要居民是藏民,流行藏族语言,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其首府列城的地标性建筑,与拉萨的布达拉宫基本相同。

拉达克也因此被称为“小西藏”,或是比西藏更传统的“原始西藏”。

在藏语中,拉达克一词意为“喇嘛之地”。1684年,拉达克同西藏签约,承认西藏为其宗主;1842年以后,拉达克被克什米尔统治者入侵兼并;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派军队进入拉达克,将其划入了查谟-克什米尔邦。

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以西的乌里,一名印度士兵在遇袭的军事基地内行走

按理说,该地的原住民应该心向中国,但近年来,随着“拉达克阵线”崛起,以及该党与教派主义色彩浓厚的印度人民党合并,当地的政治势力趋于激进化。

从地形上看,拉达克几乎与青藏高原没有什么区别。它位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一个峡谷地带,印度河的最上游就穿越了这个峡谷。从这里翻越喜马拉雅山后,去往首都新德里也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非常近。

从这个意义上看,印度必然将拉达克当作军事重地——北可以抵御巴控克什米尔,东可以威慑中国边疆,西可以羁縻印控克什米尔,而且它不容有失,以免首都受到威胁。

班公湖北岸冲突发生后,5月18日、20日双方中阶军官会议未有结果,印度总理莫迪5月26日主持国安会议,提及增兵边境,称拒绝“现状被改变”。此次会议最终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接触,并保持强硬的军事姿态,防止边境发生冲突,表示印度的“遏制”。

印度陆军随后调派以拉达克为基地的3个步兵师(各1万~1.2万人),到中印冲突对峙点部署。其中一个细节是,印度陆军司令马诺杰在视察前线后,下令列城步兵师“永久性地”进驻前线作战警报区。

印度新冠病例日增数千、新一轮蝗灾正在南亚蔓延,以及2019年印度公共债务占GDP近七成,都让新德里负担不起一场全面战争。印度GDP只有中国的1/5,其国防开支也只有中国的27%。

5月25日,在印度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大批蝗虫徘徊在当地住宅区。印度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蝗灾,5月上旬以来多地出现大量蝗虫并造成农田损毁,部分城市区域也出现蝗虫群。当地媒体27日援引印度农业部下属蝗虫预警组织副主任古尔贾的话说,根据风向情况,蝗虫群可能在未来几天向首都新德里方向移动

经济增速会影响外交决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至2018年间,印度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中国。2017年莫迪挑起洞朗对峙危机,就发生在这期间。

而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赴北京谈判时,搁置了与中国的边界争端。当时中国的人均GDP与印度差不多,但在经济增速上已经把印度甩开;印度感觉到了危机,才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与此同时,和平崛起的中国“稳定了与俄罗斯的北部边界,并正通过军事现代化和推动南海岛屿建设,努力削弱美国在东亚海洋公域的主导地位”,如今又先行一步克服了新冠危机。

而新冠疫情会在多大程度上压低印度经济增速(2019年为5.3%,低于中国的6.1%),就成了对莫迪压力的一个观察窗口。莫迪可能正在将压力转移。相对越来越弱的巴基斯坦,以及与之有勾连的在印穆斯林,就成了“接盘侠”。

2019年8月,执政的印度人民党走修宪程序,废除了查谟-克什米尔邦的高度自治地位,将以佛教徒为主的拉达克地区独立出来,成立不设立法机关的拉达克中央直辖区。12月,该党又推动“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出台,为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三国的“非穆斯林”非法移民转为印度公民大开绿灯。

这些激进举措,极大削弱了查谟-克什米尔邦的穆斯林势力(查谟的居民主要为印度教徒),也让拉达克的激进佛教/印度教势力愈发得势。

从这一点看,洞朗对峙、班公湖冲突不是中印关系中的反常事件,而是观察未来边境事态走向的风向标。

5月13日,在处于封锁状态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商贩在路边等待顾客。印度总理莫迪12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印度将推出总额为20万亿卢比(约合26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将再次延长全国封锁措施

但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符合中印28亿人的共同利益。即使班公湖上冰冻三尺,无法一笑泯恩

最近一轮中印边境对峙的回顾与思考

印度不仅没有控制前线部队,反而采取措施刺激前线部队的挑衅。印度不仅没有公开调查和追捕加勒万山谷事件的肇事者,还为死去的官兵举行了国葬,并在印度“共和国日”对参与挑衅行动的印度军队进行了巨大的表彰,比如制造加勒万血腥冲突的巴布上校。简而言之,印度似乎不想在边境地区“让事情变得更容易”。

02

中国对边境冲突的理性回应及其经验和启示。

2020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呼应了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对中国的外交和战略构成了巨大挑战。中国始终以理性克制的态度维护领土主权,这种对抗也考验了中印关系的“品质”。

与董朗对抗相比,中国在这场对抗中更加成熟。尤其是这一次中国的整体表现比言词要好。在整个对抗期间,中国非常注重对局部局势的实际应对和控制,没有在实际对抗中遭受损失,始终站在国际道德的制高点上。特别是自始至终都明确表示,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责任完全在印度一方。随着后续披露越来越多,验证了中国的合理性。

媒体意见方面,中方只保留必要的官方回应和报道宣传,客观上有利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中国没有一一回应外界舆论炒作,只是向国际社会提供了权威一致的事实介绍。更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在几次舆论引导中也主动出击。

在对抗中,中国表现出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大批官兵“陪伴”印度军队在边境过冬,显示了他们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两军最终脱离接触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边界问题,而是暂时“冻结”了边界争端,降低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方也表现出善意和追求和平的态度,通过外长会晤和电话、两军军长级会晤、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协调机制等方式,与印方保持了各个层面的沟通。

在中印关系大局中,中国始终是维护稳定的一方,而印度却错误地采取了“制造大麻烦解决大问题,制造小麻烦解决小问题,不制造麻烦解决问题”的偏执态度。边境对峙后,中国把大局放在第一位,多次明确表示“中国对印政策没有改变”。相反,印度高层高调宣称,印度对华政策不能回到过去。中国的高姿态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印度对中国的反制,需要结合印度的文化背景和研究中印关系的历史来准确判断。同样,由于中印两国的文化差异,印度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中国发出的信号。在两国关系史上,经常有印方似乎对互惠和大局一无所知的例子。虽然是非曲直很清楚,但中国采取了一些措施照顾印度的情绪和面子,但客观上却让中国为印度政府背黑锅。

原标题《最近一轮中印边境西段对峙的回顾与思考》,文章来源于微信官方账号“世界知识”。

如果感觉不错,只需点击“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包括图片或视频,如有)均为平台,网易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相关阅读

  • 由“雅阁女”事件看网络视频的内容方向
  • 雅阁女事雅阁女事件件是怎么回事?
  • 中印边境对峙事件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news/15267.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8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