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上海自贸区最新消息

jason2021-09-01 04:50:4488217

分界线。

来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余韶博士

最近总有两个旋律在笔者耳边响起,一个是《环太平洋》:这部时尚的电影不仅是奥特曼打小怪兽的男人的浪漫,还有很强的地域意味。它告诉我们未来的TPP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太平洋之王是美国和日本的联姻,中国和俄罗斯的机器人靠不住,几下就残废了。

还有一个是《春天的故事》:“1979年,一个春天,一个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是的,这是自由贸易区之歌。历史又押韵了。2013年,一个炎热的夏天,东海上画了一个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诞生。

三倍背景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以下三个历史背景:

首先是全球贸易竞争。

起源是美国试图抛弃自己没有多少油水,也没有更多话语权的世贸组织,开始一场自己可以主导的新游戏。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定(PSA)形成新一代高标准的全球贸易和服务业规则,取代WTO,围猎中国制造和金砖国家,迫使它们第二次加入WTO。目前,参与TPP谈判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2个,覆盖全球GDP的50%。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21个成员启动了PSA谈判,几乎涵盖了金融、快递、通信、电信、电子商务、交通、旅游、物联网、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所有服务部门。这三个协议一旦形成,可能成为重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甚至制定新的世界经济规则的新载体,强化现有的“中心-外围-边缘-野生”的世界力量(利润)分配体系。

中国也被迫同时在三线积极作战。第一线是中欧贸易磋商和自贸区谈判,先去冰岛、瑞士,再去中部国家;二线是巩固东南亚和东北亚,第六轮中韩自贸区、第二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在推进;第三条线是金砖国家,德班峰会试图构建一个平行世界,小三驾马车(储备银行、WBvs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商业理事会)正在启动。

中国应该对包括TPP和RCEP在内的有利于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的倡议持开放态度。只有早参与、早受益,才能在谈判中有一定的主动权,才不会被边缘化。由于新一轮比赛的规则基本都是美国定的,可能全国都很难进入,这就意味着要跨越可能持续几十年的历史舞台。这对于整体上仍然落后、地区间生产力差距巨大的中国经济来说,有着现实的困难。升级势在必行,但必须有序列和时间此时,中国传统的“摸石技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换一种方式,可以积极开放地方自贸区,让各国自由投资贸易,充当对接窗口,将一些高商业标准适当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测试失败,由于范围有限,影响有限,一旦成功,可以进一步延伸,与整个中国经济充分连接。

第二个背景是中国自身的改革需要。

其实大家都知道,TPP等。都只是像“三体世界”派来的“智者”一样锁定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力,而其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阻断中国的制造业及其后发优势。后发国家采取了“超级赶超”和“大推进”的战略,以30年为300年。原有的WTO规则存在漏洞,侧重于关税削减而非生产过程,对汇率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笔者在《中国秘笈:摸石头、山寨机和锦标赛》的文章中指出,中国过去的核心驱动力本质上是——半市场要素垄断定价,加速了资本积累,提升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对低版权的模仿和国内市场的扩张迅速积累了制造能力,而各级政府的GDP冠军形成了低成本的基础设施、货币投资和国有经济的垄断。然而,TPP的设计直接击中了中国秘密——的弱点,它推动了要素价格,削弱了国家资本主义。如果直接遵守环保、知识产权、劳动保护、国企(和农产品)等条款,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武功。

这并不是说新兴国家未来没有发展空间,而是说他们只退居食物链的低端甚至底部,很难再弯道超车。说白了,发达经济体之所以能给出这么高的规格,就是他们的原始积累完成得早,产业升级得快,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建立,他们主导了游戏规则,所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比较优势来切蛋糕。简单来说,知识(密集型产品)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后发展国家总是用鞋袜换win7,伟哥肯定吃亏。不同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本的水平,而是知识投入、积累、管理和创新的整个体系和体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制定的所有游戏规则都是错误的,很多规则也符合市场发展和经济升级的内在规律要求。因此,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一些合理的规则符合中国自己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例如,欧美所谓“市场经济地位国家”标准的交集包括:1)货币自由兑换,或基于市场力量的汇率转换;2)关于成本、投入、销售、投资的经营决策是根据市场信号做出的,反映供求关系,没有严重的国家干预,主要投入成本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价值,尤其是工资部分;3)此外,企业有一套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并用于任何明确目的的会计审计报告。企业受破产法、物权法管辖,经营的合法性、稳定性得到保障。4)国有或国家控制生产方式的程度,特别是国家控制资源配置、企业产量和价格决策的程度,以及对设立合资企业或对外投资的限制程度。

因此,有必要采用最小公约数

理,找到其中的交集并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跟以前的漫无目的摸石头相比较,这里的目标更清晰,时间节点明确,倒逼力度和效果应该更强。同时完全可以借此规则约掉或者消解掉大部分既得利益和利益集团,最终建立国际通行的规则以尽量避免更多不合理的利益固化(绝不可能消除,哪个国家都有)和路径依赖。中国目前的困境有点类似一个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只有大胆落子,才能绝处逢生。其实所有所谓的用“开放促改革”的政策的基本原理都是这个,不管你叫它GATT、WTO、TPP、还是人民币国际化什么的。因为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而国际化不过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市场化而已。所以如果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改不动,那就不妨开放多些、大点。因此设立上海自贸区也正是本届政府力图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第三个背景是人民币国际化。

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第二大的资源消费国和未来的最大消费国,但中国在目前全球货币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从2009年起步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正是突围之举。貌似规模已经不小,香港现在官方口径7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加上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就更多了。但这些因为贸易需求释放的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总量中比例依然很小。9月5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人民币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远远高于三年前的340亿美元,这使人民币成为全球外汇市场中第九大活跃的交易币种。其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所占的份额也从2010年的0.9%上升到2.2%。但别忘了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啊!

中国确实是想这些人民币在海外多一点、飞久一点。但客观的说,如果不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流获利的动机,人民币的海外总量还是无法做大的,而构建回流闭环就需要巨大的、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包括基础和衍生)来容纳和吞吐。目前上海最大的优势是有全国最全的各种各样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和要素市场,因此上海一定会成为人民币回流最大的目的地和集散地。过去没有自贸区,资金进来的龙头要直接接到内地的资产市场,需要通过QFII管道或者借道贸易途径才能获取人民币资产。有了自贸区之后,“金十条”和上海配套“42条”很多都可以在自贸区里先行先试,就可以先建立一个庞大的金融资产缓冲区和蓄水池,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并且最终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打通资本账户,进行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项重大使命

简而言之,上海自贸区肩负四项重大使命:

一、贸易自由化

即没有海关监管、查禁、关税干预下的货物自由进口、制造和再出口。上海要做贸易中心,尽管有航运的优势,但是比不过舟山和宁波,所以上海的目的不是做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而是做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伦敦不过就是几百万标箱)。这里面最核心部件有两个,一是上海自贸区最新消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包括资金、运营和营销),另一个就是构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离岸贸易的最核心要点是解决跨国公司的资金管制问题,自贸区内企业允许搞一个国际资金池和国内资金池,当中设计有互联互通的管道,力图实现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以便建立跨国企业的全球资金管理中心。这样的贸易就是订单和资金环节是在上海完成的,货物未必经过上海的港口。自贸区不会做成集装箱的堆场,并探索同大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错位竞争和有效协同合作。更重要的是,推进与自由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配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航运金融交易平台,允许境内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和航运远期交易。在自贸区内将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指定或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一旦建成,将替代韩国釜山和新加坡LME仓库的部分作用。

这些设计这不仅会促进相关的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行业(包括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租赁、检测维修、审计会计等)的发展,还降低了跨国企业进行全球资源调配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门槛和成本,将助力于自由贸易港的繁荣。

二、投资的自由化

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非禁即入,除了负面清单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这特别针对的是服务业——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六大领域全部开放。实践证明,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凡是对外开放比较彻底、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竞合的领域,都会发展较好、竞争力变强。因此自贸区内投资会大部分实行备案制,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等诸多限制。预期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这三个环节。船舶运输、资信调查、融资租赁、检测维修、演出经纪、电信增值、娱乐文化、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众多现代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性行业,都将对内外资实施公平的准入标准,欢迎国内民营资本和海外直接投资。

其实这应该也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的预演,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实质性磋商。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将首次延伸至“准入前”,并不再依赖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来进行行政控制,用以交换美国对等的更透明的外资准入审核流程。这一点对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来说也是意味深长,目的是消解既有政府部门的审批权以及相应的设租、寻租能力。

投资当然也是双向的,鼓励中国资本从自贸区向海外直接投资。可能未来在自贸区,对外投资只需要备案。鼓励成立对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支持富余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让自贸区同时成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的平台,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此外,在区内有可能会创新外汇储备的运用方式,例如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三、金融的国际化

笔者认为这才是自贸区的真正内涵,其终极目的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过的一关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预期在自贸区内,投资和贸易相关的资金可以自由兑换,利率、汇率都是市场决定的,会积极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保险等领域的使用。

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可能具有有限牌照)。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鼓励其建立综合交易平台,全面放开产品创新。也允许自贸区的金融机构去海外发债,拿钱回来之后可以贷款给自贸区里面的企业,并突破现有存贷比的限制。

这些资金完全可以对接区域内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众多需求,注意到这也是“金十条”和上海配套的金融“42条”里面的重要内容,例如可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满足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以及支持居民对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融资需求等。

目前的流动性环境其实也很简单,犹如“围城”,海外的资金廉价希望到国内来套利;国内不少的资金获利良多,希望到海外去抄底。目前居民的净资产180万亿,笔者预期即便放开也不会全部逃光,更多的情形是离开、转换身份以后再回来,就像当时香港回归前后的情形。法官问劫匪,为什么抢银行?回答是因为那里有钱,为什么投资新兴市场呢?因为那里高增长赚得到钱。金钱不眠,广义套息来来去去都很正常,关键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定成长和增长预期。实际上各主要经济体都不反对对短期资本进出附加有某种形式的临时管制措施(包括托宾税),风险应该可控,切勿因噎废食。而且自贸区绝不是一个温室,而是一个货币竞争的真正的学习班和竞技场。

预期未来自贸区金融方面的发展愿景是很大的,首先是初步实现香港、新加坡、澳门、瑞士、开曼、维京群岛等具备的自由贸易和离岸金融等功能,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同时考虑借助类似纽约的国际银行便利设施(IBF)、东京的JOM等的设计,培育在岸离岸分离型的金融中心,例如可以设立现有各金融(要素)市场的自贸区版或者说“国际板”,建立起天文量级的人民币“资产池”以容纳海外人民币和国际货币的投资(投机)需求,再通过建立适当的通道和管道(可以是额度、地域、账户类型、交易类别或者产品等),部分打通离岸和在岸市场,实现有限的互联互通,允许资金在一定的范围或者限额内相互渗透,建立分离渗透型(先单向再双向)金融市场。在风险可控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全面放开资本账户管制,最终形成类似伦敦的,全面渗透型和内外一体化的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四、行政的精简化

自贸区将实施“一线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一线”指国境线,“彻底”被不断强调。因此自贸区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现有的开放试点里,化繁为简,减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条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有效路径。

可以预见,未来在自贸区内,质检工商等所有的市场行政管理职能都会汇总到一个机构,而分散在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也可能都并在一起只有一个金管局,所以真正意义的大部制改革完全可以在试验区里实现了。其最终目的是——制度翻新,甚至整个管理体制的创新式再造,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透明度,履行投资者权益保护功能,并进行地方立法试验(未来3年自贸区暂停实施外资三法和文化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这即是实践“小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高效的市场化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从一般投资审批转到强调国家安全和反垄断监管),有效的和审慎的风险管理,这是全新的执政理念,也是理清市场和政府最优边界的最新尝试。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在自贸区内更多的市场形成、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方面的工作交给市场自己,例如自律的行业协会、同业机构和社会团体,去自行完成并形成规范。至于期望中的税收优惠倒不是自贸区的卖点,预期会给予注册在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参照技术先进性服务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区内符合条件的公司从事离岸业务收入,也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仅此而已。其实自贸区真不需要什么特殊政策,需要的是创新、放松管制和小政府。

可扩展性和复制性

那么自贸区的可扩展性和复制性又如何呢?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自贸区自身区域是否有扩展空间,28平方公里很小,现在做的很多文章其实是在28平方公里以外的(例如临港新城)。因此未来扩张是留有空间的,主要要看试点的效果。其实长三角的广阔腹地,以致整个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需求的支撑、以及上海对亚太和全球的贸易触角、投资辐射能力,并且能够使得境外境内两种资源有效对接,才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力能级,因此不排除未来自贸区会推广到浦东甚至是上海全境。二是其他地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 临港新在哪里 商务部说了这四点

文字:何新荣、桑彤、游智来源:新华社

经过9个月的筹备,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区迎来了靴子落地的时刻。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明确新区便于境外投资经营、货物自由出入境、资金流动便利、交通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交流快捷,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特区功能区。

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挂牌以来,经历了近六年的发展。新增加的区域有什么新的特别之处?以下五个数据将为您展示上海自贸区新区的创新战略。

第一个起步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方案》拟在大支河以南、金辉港以东、小洋山岛、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南设立新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工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面积为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简单对比一下,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时,面积是平方公里。2014年经全国人大批准,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与自贸区相比,新临港区一上来就有近120平方公里,初始面积要大得多。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印表示,原54条扩大开放自贸区的措施中,仍有很多领域没有项目。重要的原因是空间不够。新区整体面积大,都在持续发展。这样的条件有利于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特斯拉之前选择落户港区,但现在特斯拉超级工厂基本完成结构封顶,首批新车最快今年年底就能交付。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印表示,新区位于上海东南部的临港地区,选址符合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区域内交通条件优越,包括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可以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对贸易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大自由彰显经济特区定位

《方案》提出支持新区聚焦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本自由、交通自由、人员就业自由,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比如在贸易方面,将在新区设立实体围栏区,建立洋山特别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最具竞争力的自贸园区的重要载体。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督、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金融方面,新区将研究开展自贸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功能,探索新区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将在临港新区建设洋山特别综合保税区,作为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重点的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监管政策。可以说,这是经济特区贸易自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内外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方案》发布后,交通银行为新区企业上海赛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了新区成立后的第一笔跨境投资汇款业务。交通银行表示,将把新区改革新政策落实到操作实践中,协助企业及时为其临床研究项目汇交跨境投资资金

《方案》提出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对符合条件在新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航等重点领域从事R&D业务的企业,自成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究落实海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异补贴政策。

聚焦和支持科技创新是临港新区的特色。图森未来将是在临港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图森未来副总经理薛建聪表示,得益于临港正在建设的海陆空无人驾驶系统综合示范区,该企业去年获得了国内首个无人驾驶卡车公共道路测试牌照。临港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新区税收扶持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

陈印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外部形势。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攀登价值链高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新区高度开放的环境,有利于上海提升高端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在全球合作竞争中代表国家。

吸引中外人才,户内转移从7年缩短到5年

《方案》提出建立新区外国人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经备案后,允许具备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境外专业资质的合格专业人员在新区提供服务。探索实施外籍人员配额管理制度,为新区注册企业急需的外籍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陈印表示,中央要求新区探索差异,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任务。为落实中央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支持地方事权范围内新区建设的专项政策。

比如,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方面,共提出12条政策,包括将居住至户籍(居住证至户籍)年限由7年缩短至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至3年。至于非上海户籍人才的资格,原政策是缴纳个税或社保5年,新区缩短为3年。上海还将设立新区专项发展基金,五年总投资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重点支持新区高端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

两大国家战略联系

《方案》提出,新片区要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在新片区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允许相关资金在长三角地区自由使用。

王受文说,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自贸区其他片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增加了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等内容,战略任务更加丰富。

相关阅读

  • 长沙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 油价调整消息:今天7月31日,全国加油站调整后92、95汽油新售价
  • 上海自贸区最新消息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ent/9662.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7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