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伊塔事件

jason2021-08-22 05:34:0672511

刘钇彤事件:1962年4月,在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大批带着孩子的边民涌入新疆伊犁的霍尔果斯、塔城巴克图等口岸,滚滚人流在边境地区涌动了三天三夜。最后,67000多名边境居民越过3000多公里长的中苏边境,涌向苏联。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也是二战以来最大的国际边境人员外逃事件。逃亡的6.7万边民中,仅塔城地区就有4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哈萨克族。

核心提示:

一只脚跨过边境,身后是分离了近30年的骨肉。丈夫在那边,妻子在这边。离开的不能回来,留下的不能走。两边各有两个世界的长铁丝网。

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的历史,应该被三代人遗忘;到达哈萨克斯坦的人用了三代人的时间才站稳脚跟。直到20世纪90年代,亲戚们才自由见面,真是多愁善感。

如今,在巴克图港,两国人民来去自由,没有煽动或被煽动,没有意识形态障碍。每个人都知道家在哪里,国家在哪里。

三个年轻的哈萨克人莎娜、马伊拉和加尼贝克对“伊塔事件”一无所知。现在,他们听着周杰伦和潘玮柏的歌,心中向往着北京。当我和谢娜、马伊拉告别时,当我得知《Phoenix.com》的编辑是北京人时,他们俩同时张开嘴尖叫起来。

* *巴克图港:拖拉机出国

2010年10月27日,塔城,秋高气爽,被霜染黄的白杨树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从塔城市向西行驶,道路直接通往巴克图港。道路两旁的第九农科农场已经收割了庄稼,新播种的小麦已经长成绿色。偶尔有一两个牧民赶着牛羊经过,远处黄色的芦苇和杨树在风中沙沙作响。远处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却被这里的人们命名为“伟人山”。当地人说从某个角度看它像毛泽东。

路上行人很少,偶尔会有一两辆大卡车经过。从车牌号和货车可以看出,这些车属于哈萨克斯坦,来中国进口货物。也有几台拖拉机经过,沿着X集团X公司的道路行驶。他们是驻扎在这里的兵团人。1962年“伊塔事件”后,兵团人民接到命令,从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在塔城派驻一个农场开展“三代”工作,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离国门最近的村子不是哈萨克人的牧场,而是兵团驻扎的连队。

一座绿色的砖墙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巴克图港到了!两辆大卡车停在路边。身穿黑色夹克的哈萨克司机拿出证件,接受边防军检查。高大英俊的哈萨克边防军巴和是塔城本地人。除了母语,他们还能说一口流利纯正的汉语;其他几个士兵上车检查。

两辆车装载着中国出口的水果蔬菜和农产品。巴克图港的发货人主要是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和机械产品,而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货物很少受到哈萨克斯坦的限制。检查很快完成,一辆大卡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放行。与此同时,有几辆大卡车从哈萨克斯坦开来。车牌号和货车都是用哈萨克语写的,但是车是中国制造的。

另一辆巴士满载乘客,他们去哈萨克斯坦做生意或探亲,行李都在车上。小巴从我们的边境检查站被运送到不远处的哈萨克斯坦边境检查站,然后他们开车去哈萨克斯坦的城镇,那里离最近的哈萨克斯坦城镇巴克图港只有60公里。一辆满载乘客的中巴从哈萨克斯坦边境检查站驶来。既有汉族,也有哈萨克族,他们也在做生意或探亲。巴克图港离塔城只有12公里。

我正要离开巴克图港,这时我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拖拉机,里面装满了自行车、水壶、桌子、毯子和其他日常用品。一个哈萨克青年跳上拖拉机,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原来他要去哈萨克斯坦定居!夕阳下,哈萨克男孩开着拖拉机上路,越过100米边境线,去对面的哈萨克斯坦追梦。开拖拉机出国,他过几年也能回来.

* * 1962年,它被越境隔离了30年

有一次,他们一只脚跨过了边境,随后就是30年的骨肉分离。

1962年春夏,大批边民拖着孩子赶着牛羊,潮水一般涌向伊犁的霍尔果斯港;很快,来自塔城地区各县乡的哈萨克牧民蜂拥至巴克图港。瞬间,塔城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空城。今年,穆拉提伊刘汉刚满六岁。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亲戚朋友不可能一夜之间看到。塔城没人,空无一人。”

1962年,当大多数人选择离开时,穆拉提一家留了下来。他父亲从苏联回来才九年。穆拉提的父亲出生在塔城,曾在奈担任派出所所长。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个人,在伟大的时代面前,个人的命运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穆拉提的父亲在1945年逃到苏联,直到1953年才回到中国。800多人和他一起回来了。

1945年,“三区革命”结束。1944年11月7日凌晨,在苏联的秘密支持下,哈萨克国民军攻占了城中的重要据点,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首都伊宁。中国政府军和3000名避难的汉族平民一起撤退到机场,经过87天的激战后倒下。1945年初,国军控制了伊犁、塔城和阿尔泰。这就是著名的伊宁事变,或者说“三区革命”。

1953年,赫鲁晓夫成为苏联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国和苏联有着相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模式和基本相同的国家利益。双方以积极的态度化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开始进入蜜月期。在这种背景下,逃到苏联的人得以回国。

在苏联的八年里,木拉提的父亲做所有的家务,木拉提的母亲留在新疆等待。从东北到乌鲁木齐,会汉语、俄语、哈萨克语的父亲做过翻译、保镖、老师。1962年,一家人从乌鲁木齐回到塔城,却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前的是一座空城,原来的亲戚朋友都不在了。此时距离“伊塔事件”发生刚刚一个星期。

虽然亲戚朋友不在了,但木拉提一家至少还是完整的。这一年,无数个原本和美的家庭妻离子散。已年届60的毛肯便经历了骨肉分离之痛。“伊塔事件”发生时,毛肯正在乌鲁木齐读大学,等他回到家中,只有空荡荡的房子,父母兄弟姐妹都已经走了,他们走得那么匆忙,都没来得及跟毛肯打声招呼。木拉提说,“这样的情况,在塔城多得很。还有很多是丈夫过去了,老婆留在这边,然后各自成家。当时很多人以为还可以像往常一样归来,但一周后边境线突然关闭了”。

那边的人回不来,这边的人过不去。

**被“伊塔事件”改变的三代人

当年见证“伊塔事件”的哈萨克族人多半已步入暮年,他们中有跟着父母一起留下的,也有饱尝骨肉分离之痛,一个人留下的。这些人此后有着相同的命运,被戴上“里通外和”的帽子,下放到农场基本失去人身自由近二十年。

对于那段历史,这些老人情绪依然激动,却不愿再提。与他们一起遭罪的还有他们的子女,如今正值中年,尽管那时他们还懵懵懂懂,但由于受到父母牵连,在学校常常被欺负的阴影依然深埋心底,上大学、找工作也都遭遇不公,“伊塔事件”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比父辈浅,他们的情绪虽比父辈平和得多,却也选择淡忘。因为自己错失了上大学的时机,他们格外重视子女教育,“伊塔事件”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三代哈萨克族青少年,载着父母殷切的希望,接受着大中专教育,听着流行歌曲,希望毕业后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不知道“伊塔事件”是什么……

逃亡到那边的人,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白丁,统统被发往边远地区放羊,一呆就是十年,在荒芜人烟的地方,意志被慢慢消磨,纵使无限的后悔也无法归家;他们的子女与牛羊为伴,辗转于各个牧场,有能力的人渐渐离开牧场来到城市;这才换来他们的子女可以与当地人同享一片天空的机会。

一段历史,要用三代人来遗忘;而逃亡到哈国的人,也恰恰用了三代方才立住脚。逃亡的人回不来,留下的人去不了。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长长的铁丝网,在40多年前,将逃亡的人和留下的人阻隔,多少家庭在“伊塔事件”中妻离子散,并失去音讯近20年。一切都在时间中慢慢磨平。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自由行,亲人才得以相见。如今,在巴克图口岸,两边的人往来自由,没有煽动,没有裹挟,没有意识形态的阻隔,哪里是家哪里是国,每个人清楚得很。

木拉提在车里向我们讲述着他上小学时的遭遇。“因为父亲被戴了帽子,我上小学时总是被区别对待。那时,也就10岁,读小学。每次班里开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我厉声道:‘木拉提,你起来!到外面去!’我们这些‘右派’分子子女只好到外面,偷偷地哭,然后再回到教室。老师这样一整,其他同学也经常欺负我们。那是多大的打击啊,你想想,一个10岁的孩子!”

之后,考大学、找工作,往往没有他们的份儿。木拉提在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专门开拖拉机,一呆就是十几年,直到1989年才去大专进修,1991年回到城市。

毛肯的三个女儿和二个儿子也有着同样的遭遇。“上学的权利都没有,就是劳动。”毛肯的妻子那时觉得对不住孩子。好在毛肯自己是老师,学校不收,他可以自己教孩子。如今,他们的子女还都不错,一个是大夫,两个是老师,还有一个在乌鲁木齐做生意。

虽然历经磨难,木拉提和毛肯对如今的生活却是满足和珍惜,一切沧桑、悲欢在岁月中淡去。木拉提的父亲已经去世,如今的他在塔城市政协任副主任,再过几年即将退休,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毛肯一大家子如今生活得也很幸福。儿女在外工作,两位老人守着大院子和七八间房子,城市改造这些房子已经列入拆迁计划,届时将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我们到达毛肯家时,不巧他出国去探亲,没能遇见。

1990年,与家人失去联系近30年的毛肯,终于带着妻子在哈萨克斯坦见到了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毛肯家的相册中还保留着当时全家十几口人团聚的照片,虽然被阻隔近30年,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打不散,毛肯父亲的老照片一直挂在房间的正中央。如今,毛肯的父母都已不再人世,只有几个弟弟以及侄子在那边;而毛肯在塔城也已经有了一大家子人,他清楚自己的家在哪里。

他们的后辈,无论在哪边,如今都可以自由往来。

**哈萨克族年轻人的北京梦

木拉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004年毕业于新疆电大,如今在塔城市环保局工作;小儿子今年即将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这几年,塔城不好找工作。他将来可能选择在哈国与中国之间做生意。”木拉提说,他的小儿子正奔波在哈国与中国之间忙着做市场调研。

据了解,由于新疆就业难,有不少年轻人因为懂汉语与哈萨克语,大多选择去哈萨克斯坦做生意。另据了解,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将来好就业,让孩子在哈萨克斯坦读初中高中,再以留学生的身份考中国的大学。但能做出这种选择的人,首先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有亲戚朋友在哈萨克斯坦。

对于大多数的哈萨克牧民来说,这种选择显得太奢侈,他们寄希望于子女将来能在镇上、县上、市里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而为了让孩子找到一份工作又不花太多钱,他们只能选择中专。

今年19岁的莎娜,来自乌苏市甘家户牧场,如今在塔城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财会专业。她原本想读大学,但看到那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家人就给她报了中专。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对莎娜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她快点长大,快快挣钱,养活自己。莎娜的同学玛依拉来自裕民县一个贫困家庭,家里有四个孩子,她是老二,之所以选择中专,则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两个即将毕业的哈萨克女孩,对自己的未来却是一片迷茫,她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就继续上学。”莎娜低声说到。

22岁的加尼别克,家在托里县一个牧场,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16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出来打工。因为那一年,家里遭遇了一场变故,欠了几十万元的债务。加尼别克最初在姑姑的饭馆里打工,17岁离开家来到额敏县,在一家水泥厂当起了搬运工,搬运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工资也会高一些,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5年后,加尼别克因为遭遇车祸离开水泥厂,5年辛劳下来,挣的钱全部用来给家里还账,自己却少了一根手指。加尼别克回到了家里,他说自己以后准备种地。

加尼别克有几个同学去了哈萨克斯坦,在中国老板的透明胶布厂打工,每个月2500元。

他说自己还是喜欢新疆,喜欢乌鲁木齐,不打算出国。“他们有的觉得那里好,准备在那里娶亲定居,我还是喜欢自己的家。”在加尼别克的心里,不仅乌鲁木齐好,他还向往北京。莎娜和玛依拉同样有着北京梦,莎娜有一个哥哥在北京,她说自己想去北京,想看看电视里的那些地方。

莎娜、玛依拉、加尼别克,三个哈萨克族青年,都已经不知道“伊塔事件”,如今,他们听着周杰伦、潘玮柏的歌,向往着心中的北京。在与莎娜和玛依拉告别的时候,当得知笔者来自北京后,两个人竟同时张大了嘴巴,同时发出尖叫。

(凤凰网/撰文:陈芳)

【图】伊塔事件 6万老百姓逃至苏联 有一个县仅剩百人

Ita事件是一起非常严重的叛国事件。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就是集体叛国事件。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苏联鼓励的,当时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因此,面对这一事件,我们应该积极反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下是Ita事件的细节。

1.Ita事件

Ita事件,又称5;29日反革命暴动。1962年初夏,中国新疆约6.1万中国公民通过几个重要边境口岸非法越境进入邻国苏联,主要是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和塔城巴克图口岸。这一事件导致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等新疆边境地区人口锐减。

此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进驻边境农场、牧场从事生产活动。Ita事件被揭露,随后在中苏边境建立了一个国有农场作为国防屏障。事件发生后,中苏关系恶化,新疆的俄罗斯人被排除在外。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中国经济困难的原因,也有苏联鼓励的现实原因,还有积累的历史原因。

26000人不能回来成为边境人

解放初期,伊犁自治州有苏籍华侨6万余人。自1954年以来,已有6万多名侨民被遣返到苏。到1962年Ita事件发生时,仍有3万多名外籍人士。为什么近年来苏联外派人员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苏联非法开发苏联华侨。例如,特克斯县的苏俏协会经常派人到伊犁为当地居民处理侨民的发展。由于他们的积极活动,该县有400多个苏俏家庭,现已发展到1200多个苏俏家庭,增加了三倍。

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市也有类似的情况。仅从1960年到1961年,他们就在霍城、睢定、伊宁组织了几个开发苏俏的秘密组织,注册了3万多人,企图开发成苏俏,被我们公安机关抓获,没收了500多本非法护照。中方在了解情况后,向苏联有关方面提出了问题,苏联也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种情况。尽管苏联方面做出了承诺,但伊塔事件还是被揭露了

然而,穿透蛇是空的,它对苏俏的非法开发并没有就此停止;对持假证件去苏联的中国公民没有严格限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蒙、中苏边境局势骤然紧张。1960年2月,苏联边防军占领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苏联接壤的埃尔贡河上属于中国的克鲁舍纳岛。今年4月,苏联边防军在新疆博茨的艾格勒山口赶走中国牧民,绑架中国人员。边界冲突后,双方,特别是中方,都认为要以大局为重。经过慎重考虑,中国领导人制定了24字的对苏政策(坚持原则,使人民成功;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试图修复日益恶化的关系。双方为缓和矛盾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互信不复存在,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双方关系非但没有升温,反而逐渐瓦解。Ita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3.毛泽东并不生气

这些移居苏联的人到了苏联之后,都去了哪里?进入苏联后,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是在苏联的高加索、西伯利亚和哈萨克草原开垦荒地,不可能再回来。1962年4月22日,北京中南海丰泽花园。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有过这样的谈话。总理:这是刚刚收到的新疆军区的电报。伊犁、塔城数万边民围攻党政机关后,前往苏联。主席:我是非洲人

我也不相信他们做的是马列主义!总理:还有一些人要走。我想知道赛皮丁同志是否应该做些工作。主席:不,这件事不能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现在还不清楚谁对谁错。20年后,也许30年后,大家都会明白。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距离毛泽东主席的预言仅仅过去了30年。叶利钦宣布从1992年1月2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放开物价,

结果,所有的共和国竞相提高价格,人们一夜之间陷入贫困。伊犁的霍尔果斯港、塔城的巴克图港、亳州的阿拉山口港、阿勒泰的吉木乃港,都挤满了回国寻找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亲人的人。饥饿的人们看着中国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餐桌上丰盛的食物,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不知道还记不记得30年前我手忙脚乱准备离开祖国的那个忙碌的夜晚。后来,很多人要求留下来。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原本是中国人,但被中国当局拒绝,因为他们失去了中国国籍,只能根据时间的签证要求留在中国

相关阅读

  • 揭秘日本十大灵异事件 歪头姐、如月车站真相 谣言
  • 北京十大灵异事件 慎入 菜市口刑场
  • 伊塔事件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domestic/6727.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