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电力体制改革与能源转型需齐头并进

jason2021-09-01 06:32:3467917

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信息太阳能信息文字

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转型需要齐头并进

发布日期:2020年4月-来源:新能源网编辑:全球新能源网访问量:312

核心提示:2020年4月16日关于电力体制改革与能源转型需要齐头并进的最新消息:3对于3360,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来说,2020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经过五年的电力改革和深水推进,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电价降低,市场化交易持续扩大,市场建设初见成效,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全覆盖,市场主体

对于3360,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来说,2020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经过五年的电力改革,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电价降低,市场化交易持续扩大,市场建设初见成效,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全覆盖,市场主体参与意识逐步增强,综合能源服务、储能等新业态涌现,电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获得新突破,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ID:)

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即将迎接新的征程。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存在的矛盾没有完全理顺。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力市场化道路。与此同时,“十三五”即将结束,“十四五”预研启动。为了深入探讨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如何与电力体制改革有效衔接,本报记者采访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曾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优化高峰时段供需结构、清洁能源消费、能源数据生态和综合能源服务是新时代新形势下能源电力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十四五”时期能源电力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电力体制改革需要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发展的主旋律是能源转型,能源转型与电力体制改革相辅相成。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成熟的市场模式是助力能源加速转型的“引擎”。

“两头开放”的效果与阻力

在2002年和2015年两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冲刷下,可以看到电力行业和企业的传统色彩正在逐渐淡化,多元化、开放化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曾鸣表示,与18年前的“五号文件”、5年前的“九号文件”相比,虽然两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围绕“两头开放、中间控制”的主线,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在“两头开放”的发电侧末端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在发电侧自由化程度更加彻底,自由化模式更加灵活合理,市场化交易规模显著扩大;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继进入市场,风电、光伏即将迎来平价时代和新的发展路径;电力辅助服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为新能源消费、电力市场交易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效益,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从平台建设、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来看,这说明发电侧的开放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除中长期交易外,现货试点如火如荼,辅助服务等配套市场逐步探索建设,交易价格、机制、品种不断构建

“两头开放”的另一端,即开放用户端,原本被认为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释放的最大红利,也是改革的最大亮点。但在各方博弈下,增量配电项目进展缓慢;售电公司资质参差不齐,大多业务不多,处于挣扎求生或自谋生路的状态。

对于增量配电推进太慢、效果不理想的观点,曾鸣认为,增量配电改革需要考虑中国国情、外部环境和现有政策,涉及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能源需求和电力结构不同,环境容量、普遍服务、交叉补贴和能源结构都是制约因素。不同地区在推进增量配电项目时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和问题。“目前,增量配送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充分发挥九号文件增量配网改革的预期效果,需要从政策、制度、机制、市场、监管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曾鸣说。

目前中长期电力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各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协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售电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曾鸣认为,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机制,鼓励独立售电公司提高用户能效,同时让需求响应资源进入市场,推动独立售电公司从传统赚取差价的商业模式升级为负荷集成商,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售电业务和增量配电的推广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作用,提高效率,造福终端用户。”曾鸣说,“增量配电不能只是为了用电,售电公司也不能只卖电。两者都应考虑综合能源服务、多能源互补、本地消费和分布式微电网层面的发展战略。”

综合能源是打破转型瓶颈的“良药”

当前,全球能源正加速向高效、清洁、多样化转型。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传统能源的比重越来越低。各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曾鸣认为,“十四五”期间,电力规划的主题是能源转型,是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转型。需要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这不仅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十五”乃至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目前,在中国的能源生产中

,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随机特性突出,系统灵活性资源不足,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瓶颈,能源转型进程受阻。因此,“十四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的一项关键任务是助力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高比例应用,通过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进入市场、大规模并网等问题。

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跃居全球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之首,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消纳、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难题仍未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与此同时,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企业发电量不断被压减,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对此,曾鸣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供应方面要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多种能源互补的供应模式,大力改善各种能源单独供应、互补水平低的现象,充分运用储能技术,在供应侧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提高供应侧的竞争力,这是未来发电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

“大力发展综合能源,并且是以电力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是‘十四五’电力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其中包括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微网、城市智慧能源等重要课题。综合能源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高比例应用,让可再生能源通过与其他能源形式打包的方式进入市场。我一再强调,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增量配电和售电业务有效开展、需求侧响应资源充分利用等都需要围绕综合能源的发展来实现突破。”曾鸣说,“对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几年内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系统中占据多大的比例,必须站在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的角度来考虑,以此为抓手推动能源系统逐步向清洁低碳转型。在综合能源系统中,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互补,不仅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减少弃风、弃光,同时也能缓解传统发电企业的经营难题,从而实现更安全、高效、经济的能源发展。”

在发展以电力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上,曾鸣认为,首先,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北、西南、东北等,需要深度研究当地可再生能源如何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资源进行互补和打包利用,着力于整体供能系统优化,循序渐进地推进发电侧的低碳供应;其次,充分利用储能技术,通过储能来平抑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出力,不仅是发电侧,储能在电网侧、用户侧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系统测算需要在加入储能这个因素的情况下来进行;第三,分析需求侧的用户类型和消费特性,最大限度挖掘需求侧资源中的潜力;最后,有效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智能化设备和数字技术,实现能源电力系统中信息的即时接收和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能效,也可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综合服务,丰富其服务类型和消费者选项。

相关阅读

  • 2019年电力体制改革最新消息和主要内容
  • 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3〕62号
  • 电力体制改革与能源转型需齐头并进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dfxw/9740.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7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