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如何解读最新的医改政策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

jason2021-08-28 05:22:487241

我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顺便总结一下我对医疗行业的思考。现在知乎写答案,大家都习惯直来直去,话不惊人,我先抛出我的结论。

未来,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将是下一个房地产。(这个说法不是我原创的,很多业内人士都持这种观点)

由于我在医疗行业也在摸索道路,平时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爬格子,所以很难打破断字考虑。所以,每一点都像八卦。希望业内人士看了不要笑,其他读者看了也不要在意。只是一家之言,肯定是片面的。此外,许多观点来自与许多人的日常交流。由于行业问题,无法一一厘清言论来源,大家都懂。

全球化、市场退化和区域保护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的尖叫策略实际上是为了扭转全球化趋势。他代表了很多国家的内心呐喊,同时也真正代表了很多美国工薪阶层的诉求。让所有的工作都回到美国?工作,其实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的财富分配工具。众所周知,资本财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初中课本),但对于广大无产阶级来说,没有这样的生产力,他们只能通过一份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至于就业的竞争,我认为这将是未来50年各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回到中国,我写了一篇关于UIH的回答。我一直认为中国本质上也是在搞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医疗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支持国产设备。“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装备制造业升级。最近,UIH和华为联手。我想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在中国房地产泡沫控制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今天,有哪些行业能够具有天然的地域性,能够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听起来利国利民,深受大家的欢迎?医疗、大健康、养老这些天然属于区域保护,难以流向国外,又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的,已经浮出水面。我认为医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驱动逻辑。

中国改革的实质与人民收入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其实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整风。多年后回头看,他们固执地坚持错误的制度,耽误了许多战后发展的机会。在过去的10年里,时间让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赶上了许多其他国家。直到改革开放,生产力才真正解放,人民迅速富裕起来,生活年年不同。连续30年,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明天会更好,下一代会更好。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希望。在时间的30年里,这一希望不断实现,直到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念的坚定可以从我们的房价来看。

但是,目前地球上还没有一个制度可以让所有人不受限制地变得越来越富有。中国离看不见的红线越来越近。我们会发现,孙文一百年前喊的话,一百年后还是老一套,日子会越来越差。被视为八九十年代后文学电影素材的阶级斗争,其实是存在的,它日复一日地影响着你的生活,让你窒息,让你的生活无望。出现在日本社会的“草食动物”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mainland China,我们曾经嘲笑日本台湾省的“朋克”、“颓废”、“居留”、“反社会”、“冒险岛”等词汇也相继出现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不禁要问自己,在过去的30年里,每当我们想发展的时候,我们都要先改革。万能的改革灵丹妙药无效吗?

我认为中国从来没有改革,所以更像是改进。每次说到改革,其实你会发现政府的收入增长大于人民的收入增长。俗话说,他吃肉,你喝汤。有没有纯粹为了增加人民收入的改革?由于改革,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政府收入反而下降了?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估计很多人会不同意这个说法,我也不想扩大。我们现在停下来。

不可否认,在许多变化中,人们的收入一直在持续增长,我国人民确实比以前更加富裕。但在当前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各国地区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甚至地缘动荡可能引发地区战争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收入还能继续增长吗?政府收入增长和人民收入增长还互补吗?会不会变成对立关系?比如,当人们的收入减少时,这部分收入反而去了政府收入?我想,如果这个地球上开始盛行地区保护主义,中国必然会开始贸易保护,我们会回到清朝闭关锁国的循环。在那个周期里,政府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人民收入的下降。我所说的收入,是指资产、工资、福利、再分配等一切收入分配方式。

中国老龄化趋势

8090后,124的家庭结构已经是现实,没有任何争论。两个年轻人需要结束四个老人,同时抚养一个孩子,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中国正在步日本后尘,成为一个老龄化国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老龄化,除了我们听到的所有负面影响,其实还打开了另一个机会,那就是老龄化消费。近几年国内有哪些热点事情与之相关?医疗、保健、养老、康复、儿童消费、养老地产、旅游都是老年人消费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我们根据人们自私的假设来判断,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医疗行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老年人的消费很大一部分将用于医疗,其体量是老年人在30年改革过程中所存的全部,包括他的储蓄、理财、保险、房产和抚养孩子(假设这种投资是有回报的)。看完以上思考,应该知道老龄化医疗的消费潜力。这是在经济低迷时期,这是一种可以、可能、也必须敦促的消费。其体量甚至可以取代房地产成为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当地就业岗位的来源。

在最后一个思考的结尾,我只讲了政府收入和人民收入的冲突。有没有一种思维方式

阐述,我放在这里一并阐述。社会制度的设计中,民众的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读过《国富论》的同学应该知道,消费税、转移支付、奢侈品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这些制度的产生,就是要控制社会中财富的分配,让富人不能变成食利阶层,让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样才能维持社会动力。中国在房产极大发展的下一步,必然是要想办法消耗掉民众手里的资产,在制度设计上,医疗是一个可以把民众积蓄清空或者消耗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老龄化的日子里,这个手段变得越来越有需求、越来越合理,医疗的改革,在这个前提下,一定会发生,一定会落实,绝不犹豫。

医改中的分歧与实质

上面说到医改的必然性,想必大家也能想到,这个必然性导致了制度设计上,医改必然是以财富消耗为目的之一的。所以我们罗列一下医改后面的政府诉求:提供就业岗位,消耗社会财富。

目前的医疗改革,知乎上已经有很多医生作为当事人在分享他们的看法,我们看到错配严重、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过度管制等等都是经常被人提起的点。我补充一些我看到的情况:

首先,我认为医疗已经过度建设。就说医院的建设,各种原因导致了医院建设我认为已经超过了目前(注意是目前)病患的就诊需求,我们看到的挂不上号,其实是病人太迷信三甲,这属于资源不均衡,不是没资源。我们注意到各地都有病床不满,门可罗雀的医院。我们注意到重型设备特别是影像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很多医院是为了用设备而做检查,这就说明了相对检查需求,设备已经过剩。

其次,医疗定价确实不合理,劳务定价太低,价格扭曲造成了很多医院不尊重劳动付出,压榨医生护士。同时指导KPI产生了像挂水率,病床周转率,药品毛利率这样不符合医疗原则的目标。这也是医药分家雷声大雨点小的内在原因。

再次,我认为医疗需求已经被过度释放。我国的医保覆盖范围已经非常大,我认为应该可以和美国比拼了,但是其报销机制却是有问题的。我们看到很多人只是因为能报销就跑去做检查,反复的看病,拿药当饭吃,更有人抱着反正报销,没病也要去看看,用占便宜的心态来看病。我想不少人家里可能都有借用报销来“囤药”的经历吧?过几年发现忘记吃过期了,一扔了之。这里我要抛出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支持每一个人都享受超一流的医疗?用全社会资源,为每一个生病的个体延续生命?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进化论告诉我们,死亡是最经济的淘汰方式,我们使用医保制度的原则是维持人类文明的先进性,倡导救死扶伤,但是你没办法消耗全社会的动力去对每一个个体进行续命。我认为医保的原则是用最小代价治疗那些生病的个体,让他们尽快回到社会生产中去,减轻一下那些无法创造社会财富个体的病痛,并且让大家有一个可接受的退休生活。是的,在这个原则里,我们看到了不公平,看到了无奈,但这样的原则,才是真实的社会。人人平等,那是我们的追求,正因为它难以企及。

最后,在完成所有客观思考以后,我们看一下当前医改的实质。目前的大型三甲医院毫无置疑的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对内压榨医生护士,对外拖欠供应商,稍有名气的大公立三甲都是营收上10亿,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学术资源,拥有制定政策的话语权,利益关系复杂。目前医改的几个方向:自由执业、分级诊疗、医药分开、两票制、病种付费都是针对既有问题和垄断利益集团的手段,其实我认为不然,这个案例里面,我认为缺少原告。原告是谁呢?应该是广大民众,但是实际上,是当前的公立大三甲医疗集团和其他想介入医疗行业的另外集团的一次对决,这里,人民的呼声是用来压到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用分级诊疗举个例子,“小病去社区,大病到三甲。”这是分级诊疗的一个口号,听起来是很便民的一个举措,但是观察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下放到社区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定价低,利润低,三甲医院看起来嫌太瘦的。因为客流过于集中,三甲医院挑客看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高利润,或者有学术价值的病例是他们最喜欢的,既然已经站在了食物链顶端,吃菜挑尖,吃肉捡肥就是人家的权利。分级诊疗的真实目的,是将低利润诊疗下放社区,顺便形成医联体,便于搜刮下级患者,将高风险的治疗转移到专科医院,公立大三甲这分明就是想躺着把钱挣了的节奏。在这个改革方案里,公立大三甲才是真正的原告。

其他几个方案分别代表了几方原告:财政部、民营医疗集团、医药集团、医疗设备集团、保险公司,以及这些集团后面的财团。它们彼此挑战,互相质疑,一起争论妥协,最后出台的一份“医疗改革方案”,当你得知真正的政策决策过程后,你就应该知道,这一定不是一份真正的改革,最起码,它不会是你想要的那种改革。

我个人对于医改的判断:公立大三甲的垄断手段会被打破,医疗健康行业监管会放松,行业会迎来大发展,但是患者的医保缴费可能提高,报销病种可能只局限于基础疾病,整体花费很可能更高,医疗健康消费可能会成为每个人必须考虑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中花费较大的一块支出。

大健康产业、康复产业、医养结合与养老产业

我本想将这些产业一个一个写的,不过考虑了一下,感觉已经写了不少了,这些产业我也不是特别熟,还是一起写,抛石头引玉吧。现在火爆的大健康、互联网医疗、康复、医养结合等产业,总体上看不到特别好的模式,很多人都感觉这是个黑洞,吸引力大,进去一看都是空的。这些行业看上去很美,但是真正盈利,却是非常的难。我想说的是,这些产业,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其实无异于奢侈品,要让他们能够消费,我们必须学习小米,将成本极大压缩才可以,或者是人民收入极大提高。我仅仅把它们当作国家鼓励增加就业的一种手段,希望不要像万众创业一样成为万众失业。我认为中国的医疗相关产业,只有两个点能够大放异彩:1能够恢复患者劳动力的治愈手段和方法,2能够延续濒死病人生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像那些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我个人不是很看好,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收入水平还到不了那个层次,当然,北上广深杭成重等发达地区除外,小众市场里面也还是可以做的,我们这里谈的是全国人民。

医疗产业及医疗设备器械耗材产业

我认为医疗行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然后紧接着就是大兼并,上面已经说了我认为两个可以大放异彩的点,目前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整个医疗行业里,离死亡最近的是最挣钱的,这已经不是秘密。心脏手术、癌症治疗是两个最有盈利的点,我们看到心脏介入手术已经极广泛的开展于各个医院,癌症筛查、手术、放疗、化疗已经泛滥于各地区主要医疗机构,这些目前都属于高利润行业。但是我们又注意到目前层出不穷的心血管医生集团、十三五资金大把大把的洒向高端放疗设备,各种靠谱的不靠谱的癌症筛查研究,我预言这些诊疗及手术手段慢慢会变的更加程序化、更加简单自动,也更加普及。整个医疗行业将开始一场场品牌、口碑的战役。但是我认为,不论谁胜谁负,医疗行业的收入都将在医疗实体里体现并分配,开医院,应该是所有玩家最后必须要做的事情。

另外,我注意到整个产业在更加有机的整合。我们看到药厂在向销售终端延伸,药店在连锁化,并且和门诊更加有机的结合,门诊和专科医院、三甲医院更加紧密合作,医院和设备研发及科研更加紧密结合,保险公司更多的介入健康体检,体检中心越来越像门诊,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一天,有一个行业大鳄能够从上游吃到下游。目前的医疗行业,可以说是正在变革中,如果有朋友要在这个行业做点什么,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时代。

我给自己的方向:

因为也在医疗行业混饭吃,我把自己的最终目标定在开医院上。我把自己设计的路径写在这里,给大家参考:手术技术-专用设备、器械-医生集团-技术输出、科室合作-专科医院-连锁专科医院-管理输出

这是一篇知乎问题回答,请勿未经允许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 双台风最新消息!今天,台州发布多个预警
  • 中国医改最新消息
  • 如何解读最新的医改政策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dfxw/8475.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