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十面埋伏》故事是张艺谋的软肋

jason2021-11-06 12:55:3947422

世界不是一个人的世界,电影行业也不是张艺谋一个人的平台。但目前,所有的舆论都在谈论张艺谋和他的《十面埋伏》。这是因为张艺谋仍然是中国电影的一面鲜明旗帜。张艺谋因此而非凡,张艺谋的电影也不可能因此而非凡。

尽管张艺谋对《十面埋伏》有着高超的想象,牡丹广场上散落的鼓乐,奔腾的骏马在摇曳的花丛中穿行,鲜血淋漓在五彩缤纷的雪地上拼死拼活,但所有这些场景都将中国武侠电影在艺术、动作设计、镜动、光色处理、节奏等方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观众对此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多。在一部电影中,他们不仅要看到美丽的画面,还要看到画面中布局的故事是否具有冷静庄重、深情诗意和凝重力量。张艺谋的电影曾经震撼过人们,所以人们期望坐在电影院的时候能经历另一次震撼。观众对张艺谋越来越挑剔了。

张艺谋不可能不知道观众的期待。其实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试图贴近观众心理的实验。张艺谋把电影当成了一个视觉舞台,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理解画面。然而,随着重心的转移,张艺谋忽略了叙事。

“别以为一个导演会讲故事”,观众也不客气。回望张艺谋辉煌时期的代表作《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借助莫言、刘恒、苏童的小说功底,张艺谋用自己的视觉能量,将纸媒上的文字转化为颠覆性的画面语言,作品中那种狂野的反思或批判的力量,与张艺谋特殊的视觉天赋融为一体,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相比较而言,《英雄》和《十面埋伏》这两部有争议的作品,都是文学不足的原创故事,人物关系生硬牵强,内容苍白空洞,对白不伦不类。正是因为故事的崩坏,张艺谋无法利用自己的力量,尽管他无法用所有的才华和努力来填补这个巨大的漏洞,故事也成为了张艺谋的软肋。

《十面埋伏》叙事功能缺失的原因在于编剧,以及张艺谋在商业电影领域还是新人的事实。商业片要让大众狂欢,而张艺谋则善于揭示自己内心对中原文化的自我认知,从“自私”到“无私”。显然,张艺谋还没有找到商业电影的脉搏。

然而,在张艺谋成功转型为商业电影导演之前,张卫平率先将自己的电影成功商业化。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张艺谋电影中“形式大于内容”。影片放映后,画面与故事的差异再次凸显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最终形成观众期待的落差。

票房不能总是建立在期待的基础上,票房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影片无懈可击。张艺谋打消人们疑虑的武器只能是他的下一部作品,一部基于好故事的好电影。

恐怕人们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并没有完全受此约束。观众之所以对张艺谋近乎完美的理想主义作品提出苛刻的要求,恰恰是因为中国电影行业缺乏优秀的导演、优秀的电影、优秀的电影营销模式。高处不胜寒的张艺谋,要想卸下肩上的重担,只能等待中国电影的繁荣。

相关阅读

  • 张艺谋《十面埋伏》揭密 张艺谋四大杀手锏逐一亮相
  • 电影《十面埋伏》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 《十面埋伏》故事是张艺谋的软肋
  • 本文链接:http://www.1516qp.com/dfxw/27986.html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22条评论